大跨度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反应分析与减隔震措施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交通发展的需要,自锚式悬索桥发展十分迅速。但针对这种结构的抗震理论和分析尚不够深入和完善,为了保证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安全,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对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进行抗震研究是一项非常必要而有意义的课题。
本文基于几何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理论,以佛山平胜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度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的地震反应和减隔震措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平胜大桥的实桥动力有限元模型和带纵向减隔震装置的动力有限元模型。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减隔震装置的加入改变了原飘浮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使得第一阶纵飘振型消失,大大提高了桥梁纵向刚度。
2.利用反应谱方法和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平胜大桥原飘浮体系结构在纵向地震波和竖向地震波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主梁和塔顶纵向位移较大,竖向地震波对结构体系的纵向响应影响较小。
3.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粘滞阻尼器的参数进行了优选,对参数优选后的粘滞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纵桥向地震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减震体系的塔顶纵向位移减小了43.52%,塔梁连接处的纵向位移减小了75.45%,梁端的纵向位移减小了72.43%。
4.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铅芯橡胶支座的参数进行了优选,对参数确定后的铅芯橡胶支座的减隔震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纵桥向地震作用下,铅芯橡胶支座减震体系的塔顶纵向位移减小了35.18%,塔梁连接处的纵向位移减小了63.8%,梁端的纵向位移减小了64.68%。
|
|
|
|
1 |
徐慧莹;步启军;韩强;;铅芯橡胶支座桥梁隔震试验研究现状及展望[J];路基工程;2007年01期 |
2 |
周小伍;;三塔斜拉桥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0年03期 |
3 |
金星;韦永祥;张红才;李宏宇;李军;;基于强震观测的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2期 |
4 |
张骏,阎贵平;减隔震支座对梁式桥抗震性能的影响[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1期 |
5 |
张贞阁,钟铁毅,王丽;铁路连续梁桥铅芯橡胶支座的减隔震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
6 |
杜修力;韩强;刘文光;;考虑双向耦合非线性的LRB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8年03期 |
7 |
张俊平,高向宇,周福霖,廖蜀樵;铁路桥梁制动力调节体系的研究[J];铁道学报;2002年03期 |
8 |
张骏,汤劲松;铁路简支梁桥支座的减震性能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9 |
李亮;;铅芯橡胶支座对连续箱梁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J];工程与建设;2008年03期 |
10 |
刘军;;铅芯橡胶桥梁减震支座的基本力学性能分析[J];中华建设;2008年06期 |
11 |
刘文静;李黎;叶昆;;LRB隔震技术在连续梁桥中的应用(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年02期 |
12 |
全伟;李宏男;;多点激励下LRB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4期 |
13 |
张骏,阎贵平;简支梁桥减(隔)震性能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
14 |
朱玉华,吕西林,施卫星,池永雅良,冯德民,三山刚史;多向地面运动作用时铅芯橡胶隔震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1年01期 |
15 |
金章才,朱玉华,吕西林,岳昌智;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铅芯橡胶隔震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3年01期 |
16 |
李薇;赵敏;;桥梁橡胶隔震支座简介[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1期 |
17 |
国祥明;肖盛燮;;对桥梁两种橡胶支座减隔震性能的理论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8 |
杜修力;韩强;刘晶波;;多维地震作用下隔震桥梁地震反应(Ⅱ)——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J];振动与冲击;2008年09期 |
19 |
何丽莉;;铁路桥梁铅芯橡胶支座桥梁减隔震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32期 |
20 |
龚洪兵;申爱国;;基础隔震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四川建筑;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