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安全心理变化视角下安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伴随而来的是工业生产中的高人身伤亡率和财产损失率,工业企业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表明安全事故的出现更在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不安全。理论和实践表明仅仅采用先进设备,号召员工学习安全法律法规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认知能力,改善员工不安全心理。除开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单纯就管理而言,还远远没有实现从规范安全向本质安全的跨越。杜邦公司本质安全教育理念令人倾佩,但富士康“十三连跳”却带给我们关于劳动、法律、生命观教育的警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安全问题日益重视,并将安全发展上升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高度。企业安全教育以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本质安全为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科学理论体系支撑下,探究转型时期员工安全心理变化及特点,通过调查分析和个案分析找出当前企业安全教育及其模式的弊端,通过创新企业本质安全教育模式,为企业做好安全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