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两用核不育系Y58S群体育性变化规律研究
【摘要】:Y58S核心种子繁殖1至3代的种子和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分别种植群体,记载叶龄,剥检幼穗,在育性敏感期分别在群体中取样进行23.0℃C恒温冷水处理6d和21.5℃恒温冷水处理12d,留在田间的单株育性敏感期日均温为25.7℃C-32.0℃,均在开花期镜检花粉,并考查自交结实率。主要结果如下:
1.Y58S由核心种子繁殖的第一、二、三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与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主茎叶片数的差异不显著。两用核不育系Y58S群体的主茎叶片数基本保持在14片叶左右,不会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但是,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Y58S各世代群体中单株的主茎叶片数的变化幅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2.Y58S育性敏感期在日均温为25.7℃-32.0℃条件下,由核心种子繁殖的第一、二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均为零,第三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为1.00%,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为2.67%,且出现同形可育株。
3.Y58S由核心种子繁殖第一代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杂株率为0;由核心种子繁殖第二代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杂株率达0.12%;而由核心种子繁殖第三代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杂株率达0.25%;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杂株率达0.78%,种子的纯度仅有99.22%。
4.Y58S育性敏感期以23.0℃恒温冷水处理6d,由第一、二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产生正常花粉的株率分别为0、0.67%,第三代及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产生正常染色花粉的株率分别为1.33%、3.00%。一方面证明Y58S育性敏感期以23.0℃C冷水处理6d,育性波动较小。可以认为用Y58S制种,在育性敏感期即使出现连续6d温度23.0℃天气状况,由核心种子繁殖一、二代种子也不会因不育性波动而导致制种的失败。另一方面说明随着核心种子繁殖世代增加,群体育性波动程度将逐渐提高。
5.Y58S育性敏感期以21.5℃恒温冷水处理12d,不同世代种子种植的群体,正常花粉率从低至高的株率分布均为正态分布,说明不育本质为主效基因,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漂变则是微效基因作用的结果。由核心种子繁殖的第一、二代种子种植的群体,自交结实率(40%~70%)接近的单株数量较大;第三代和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种植的群体,群体内单株间自交结实率的差异较大,自交结实率高的单株数量增多,显示群体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有所提高。群体平均结实率(55.43%、59.01%、62.07%、64.01%)也随着种子繁殖代数的增加表现逐步提高。
6.Y58S由核心种子繁殖的第一、二代种子用于制种其不育的安全性高,第三代种子用于制种有风险,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不能用于制种。且在温敏核不育系繁殖时去除群体中染色花粉率(自交结实率)高和低的两类极端单株,保留染色花粉率(自交结实率)相对一致的单株,有利于保持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相对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