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要彻底改变我国数亿农民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唯一的办法只有发展,只有农业、农村经济得到发展,这一系列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而经济的发展资金投入是关键,期中信贷投放是重点,作为农业经济或农村地区,本身吸引投资的能力不强,因此就需要政策的倾斜和保护。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形成了专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特殊金融力量——农业政策性金融,代表国家履行政策性信贷资金支农的职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成立至今,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农业产业政策,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遇到了很多障碍,因此,如何解决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瓶颈”问题,使得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三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是农发行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论文首先界定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涵义、阐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基本理论,其次,介绍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功能定位。第三,结合国内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践,详细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存在问题的成因。最后,从业务调整、立法与监管、资金来源、政策扶持、体制机制、信用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促进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增加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提高支农效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