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转基因水稻的转育获得抗稻瘟病杂交稻亲本新品系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转外源溶菌酶基因粳稻中花9号[ZH9(R)]与几个目前生产上有广泛应用价值但感病的籼型杂交稻亲本9311、明恢63(MH63)、288、E32和培矮64s(PA64s)连续进行回交转育,从这些籼稻亲本与ZH9(R)杂交得到的F1代,再以籼稻亲本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并自交获得的各转育世代中,选育出优良的抗病株系,进而配制新的杂交稻组合,以期获得稻瘟病抗性较强、配合力及农艺性状又好的优良杂交稻亲本新品系。
经过在湖南省稻瘟病鉴定基地(桃江)的病圃抗性鉴定和农艺性状考察,选育结果如下:
(1) ZH9(R)的抗病性明显好于对照株系ZH9(CK)和各籼稻亲本,转育后代发病情况均明显轻于对应籼稻亲本,溶菌酶基因的抗病性可转育至籼稻品种中去。后代叶瘟的病情指数、穗颈瘟的病情指数和损失率与对应的亲本相比均有所下降,9311/ZH9(R)的转育后代叶瘟的病情指数降低了至少2.08,穗颈瘟的病情指数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至少16.82和15.55%;MH63/ZH9(R)的转育后代叶瘟的病情指数降低了至少38.89,穗颈瘟的病情指数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至少19.54和10.21%;288/ZH9(R)的转育后代叶瘟的病情指数降低了至少28.19,穗颈瘟的病情指数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至少7.59和8.42%;E32/ZH9(R)的转育后代叶瘟的病情指数降低了至少17.68,穗颈瘟的病情指数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至少22.22和30.49%,PA64s/ZH9(R)的转育后代叶瘟的病情指数降低了至少11.11,穗颈瘟的病情指数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至少25.25和40.43%。从综合抗性评价来看,各转育后代的抗性比对应籼稻亲本提高了一个甚至几个级别,五个籼稻亲本除MH63为中感外,其它均为高感,后代普遍上升为感甚至中抗;
(2) 在这五个品种中,不同籼稻亲本、不同转育后代的相同世代间的抗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以最后穗颈瘟的病情指数和造成的损失率来综合评价,五个籼稻亲本稻瘟病抗性从优到劣的顺序为:MH639311E32288PA64s;转育后代回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