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摘要】: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水平,农业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产业,逐步成为一个更为开放世界竞争的热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涉及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全的问题。面对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淡薄、市场管理混乱,执法不力,品种繁殖材料(种子)保密难,易被窃取等情况,我们必须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保护我们的民族精品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保护科技工作者的切身利益。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增强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介绍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起源及发展入手,展望新世纪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目前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取得一些成就,与自己比,有进步,与国际比,有相当大的差距。然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特征,保护价值和内容、模式,授予的条件等进行分析和探索,最后,针对目前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对策的建议: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整个社会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市场,依法保护育种者的权益;健全保护体系,改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环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新品种研究,使更多的育种新成果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从而为理论上和实践中对如何保护植物新品种提供依据和参考。
|
|
|
|
1 |
刘宏明;;品种权在知识产权中的定位[J];中国林业;2006年03期 |
2 |
段昊,张民,赵万兵;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
3 |
常金;;发生在河北的植物新品种侵权诉讼在承德市结案[J];种子世界;2000年01期 |
4 |
王建军,陈于敏;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可持续农业[J];中国农学通报;2003年04期 |
5 |
雨露;;“英茂”维权行动受称赞[J];中国花卉园艺;2006年09期 |
6 |
沈静;廖嵘;;当前我国园林行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
7 |
向欣;罗玲萍;李竞生;李晚忱;;农业高等院校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探讨[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8 |
杨旭红;;澳大利亚《1994年植物育种者权利法》的特点[J];农业科技管理;2005年05期 |
9 |
朱智勇;;加强自主品种权保护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J];中国种业;2010年10期 |
10 |
孙宝启;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及其在我国实施的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1997年03期 |
11 |
董洪岩,魏启文,陈如明;日本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J];世界农业;1998年08期 |
12 |
林植;从“新奥运”蝴蝶兰看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J];中国花卉园艺;2001年06期 |
13 |
赵志芳,韩启忠,宋淑敏,刘冠江;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效应,推动农业科技创新[J];河南农业科学;2004年09期 |
14 |
农科;;花卉业 未来竞争八大焦点[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年08期 |
15 |
陆峻君,王威,白玉亭,颜国荣,刘志勇,陈江;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J];新疆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
16 |
黄印冉;;优良彩叶植物新品种——中华金叶榆[J];农业新技术;2006年01期 |
17 |
张金锋;;水生绿化植物新品种——花叶芦竹[J];农村百事通;2007年11期 |
18 |
唐东连;张辉;周桂枝;;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浅谈受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授权销售[J];中国种业;2007年12期 |
19 |
赵海龙;许刚;孙花乔;;关于植物新品种维权的几点看法[J];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20期 |
20 |
武合讲;;育种者维护技术秘密权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种业;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