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杨木材色改良及染色机理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人工林木材具有可再生性和生态环境友好型双重性质。由于杨木生长快、轮伐期短,成为人造板行业的主要用材之一。速生杨木的生产和有效利用,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试验在众多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在染色剂中添加一种不同的活性剂季铵盐,对杨木厚木进行染色处理,得到高透染率的染色试件;采用WSC-S色差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试样制备与现代测试分析手段对试件进行观察分析,研究染料与木材的结合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染色前使用3%的H202水溶液在70℃的温度下对试件前处理5h,处理后试件白度增大,表面颜色干净均匀,试件在干燥过程中不变形,有利于后续的染色处理。
染色正交试验结果得出较优处理工艺条件为:采用活性染料,在温度85℃下处理10h,改性剂季铵盐添加量为处理液体积的0.5%,促染剂20g/L。在较优试验条件下,处理后试件的染色深度可达到15mm,染透率为100%。染色后试件颜色鲜艳,渗透深度较高,在皂洗试验中褪色不明显,染色牢度较高。
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观察分析处理后的试件,可以得出酸性染料与季铵盐的反应产物呈絮状,长度为20μm左右,远超过木材导管壁上纹孔的最大直径(7-12pm),不能通过纹孔进入到木材的细胞壁内,在细胞壁的断面上看不到染料的分布,只在导管腔内可以看到絮状物质;活性染料与季铵盐的反应产物呈颗粒状,大小为1μm左右,可以通过木材导管壁上的纹孔进入木材的细胞壁内,在细胞壁断面上可以看到活性染料呈颗粒状分布,导管腔内看不到染料分布。
活性剂季铵盐促进染料与木材成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乙酰基以双键结合,活性染料与木材成分结合牢固。
|
|
|
|
1 |
彭海源
,崔永志
,孙铁华
,葛明裕;速生杨木增硬处理初报[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
2 |
于长海,吴晓龙;速生杨木单板层积材冷压工艺研究[J];林业科技;2002年03期 |
3 |
贾秀田,刘元强,任红梅,魏惠珍,邱西连;关于人造木(科技木)的生产工艺探讨[J];人造板通讯;2004年11期 |
4 |
蔡绍祥;速生杨木木塑复合材料处理工艺实验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5年02期 |
5 |
张洋;安霞;周兆兵;贾翀;;速生杨木染色效果的色差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7年01期 |
6 |
张洋;李耀锋;袁少飞;;速生杨木/甘蔗渣重组材的工艺研究[J];林产工业;2007年03期 |
7 |
吴振海,淦洪,李晓秀,赵丹,周萍,林世军;利用速生杨木生产单板层积材LVL[J];林业科技;1997年06期 |
8 |
;《利用速生杨木单板和密度板生产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制造技术》成果通过鉴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9 |
那斌;王志鹏;王巍;卢晓宁;王志强;;两种方法提高速生杨木尺寸稳定性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
10 |
李世宏;;速生杨木LVL材料性能试验研究[J];江苏建筑;2007年06期 |
11 |
岳孔;卢晓宁;刘伟庆;;速生杨木PF浸渍增强机理及力学性能可靠性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2 |
岳孔;刘伟庆;卢晓宁;杨会峰;时境晶;;速生杨木改性材基本力学性能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1年06期 |
13 |
张伟;许俊;岳孔;夏炎;卢晓宁;;速生杨木板材的染色工艺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8年05期 |
14 |
余先纯;孙德林;李湘苏;;脲醛树脂—钠基蒙脱土插层材料改性速生杨木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15 |
岳孔;刘伟庆;卢晓宁;;化学改性对速生杨木木材力学性能和天然耐久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16 |
那斌;岳孔;卢晓宁;王楠;王志强;;速生杨木改性材蠕变性能的初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17 |
吴武汉,陈有庆,刘秋娟,林惠斌;高密度超短轮伐期速生杨木生产磺化化学机械浆(续)[J];林产工业;1994年05期 |
18 |
岳孔;章瑞;卢晓宁;刘伟庆;;速生杨木改性材力学及胶合性能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19 |
吴智慧;朱黄达;;杨木单板异型家具构件的性能与质量分析[J];木材工业;2008年06期 |
20 |
;综合信息[J];林业科技开发;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