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潘丽  
【摘要】:国有林场担负着国家生态建设的重任,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国有林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认为要充分的发挥其公共效益,对于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来说,更应强调其公共效益的发挥,主张将国有林场由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成为由财政全额拨款的纯事业单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国有林场更好的发挥公共效益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对影响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相关因素进行重要程度的分析和筛选,同时根据变异系数做进一步的筛选,最终构建了一套以充分发挥公共效益为目标,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和基础条件5个方面提出了包括21个具体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运用yaahp软件,综合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同时根据国有林场经营标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际调研的分析以及专家的建议,确定了各指标的理想值。 选取黄山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黄山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合计得分为0.8319,依据本文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划分标准,黄山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林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实现程度较高,生态效益和基础条件实现程度欠佳。根据黄山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的评价结果,提出了如下发展建议:(1)加大针阔混交林的比例,调整树种结构;提高雪灾等灾害的防御能力。(2)加大国有林场科技教育投入。(3)深化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4)改善林场的基础条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诗松;;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应作为全额事业单位管理——从泰安市国有林场发展的历史所想到的[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年12期
2 王丽君,孙世兴;我国国有林场经济活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途径[J];林业资源管理;1995年04期
3 宋克非 ,李家中 ,周英 ,陈海;国有林场税费改革的政策建议[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年07期
4 何乃缘;苏丽;;广西区直国有林场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J];广西林业;2006年04期
5 房西文;;深入贯彻《决定》精神 加快国有林场改革[J];陕西林业;2006年04期
6 孔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国有林场工作[J];林业经济;2003年04期
7 李荣富;;对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8 何斌;试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J];广西林业;1999年05期
9 孟海民;杜军;;湖北省国有林场考察随笔[J];陕西林业;2005年06期
10 李建锋;郝明;;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历程与发展思路[J];中国林业;2008年20期
11 蒋桂雄;对广西国有林场深化改革的思考[J];林业经济;1997年05期
12 赵菊林;深化经营体制改革 振兴国有林业经济──南京市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情况调查[J];林业科技开发;1999年01期
13 杨德连 ,宋涛;围绕“绿色奥运” 做足“彩叶”文章[J];中国林业;2003年06期
14 《国有林场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国有林场发展问题研究[J];林业经济;1996年01期
15 董晓军;首都生态屏障的困境和出路——关于北京市国有林场情况的调查[J];国土绿化;2000年02期
16 郑庶云;开发森林旅游 发展国有林场第三产业[J];广东林业科技;1995年02期
17 周煦惠;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变革的探讨[J];中国林业;1995年08期
18 林迎星;国有林场分类治理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林业经济;1996年01期
19 ;发挥群体优势 加强多边协作 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省林业厅副厅长葛汉栋在省国有林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摘要)[J];湖南林业;1996年03期
20 ;金洞林场被授予“全国国有林场十大标兵单位”[J];湖南林业;199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快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初探[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孟繁民;张书坤;田林江;;宁安市国有林场林地流转的思考[A];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学会2004年年会暨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红勋;田明华;王自力;;我国国有林场体制改革问题探索[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4 宋跃伟;;松阳县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浅析[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程海林;;现代林业的两大改革可结合起来共同推进[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6 孟繁民 ;张书坤 ;田林江 ;伦绪斌;;宁安市国有林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A];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学会2004年年会暨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郑路兵;;浅析林改后如何做好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景德镇枫树山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几点[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7 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问题探讨论文集[C];2009年
8 郑仁华;施季森;;杉木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建设和优良无性组培产业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C];2009年
9 王梅花;刘小平;谢继红;赖新怀;;松树蛀干害虫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七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肖正汉;李世龙;喻传明;洪学智;;常德市“三林”建设的调查与思考[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江龙;我国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易爱军;我国国有林场贫困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自力;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陈世清;广东省国有林场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刘红;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简盖元;森林碳生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7 刘代汉;广西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冯菁;丰裕中的贫困[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戴广翠;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黄晓玲;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丽;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2 程世斌;陕西现代国有林场建设与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华军;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牛伟志;国有林场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王宏岩;浙江省安吉县L国有林场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姜冰润;试论我国国有林场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的选择[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马垚;国有林场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董印志;北京市国有林场会计制度重构[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9 刘南希;马泉国有林场生态系统管理对策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李秋娟;河北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分类采伐管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春姿;国有林场要发展必选开发森林旅游[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2 李建锋;为国有林场改革提供成功经验和模式[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3 李家贵 杨定友;双柏县六百户国有林场职工有了县城新房[N];楚雄日报(汉);2011年
4 省林业厅副厅长 马双柱;坚持生态效益为先 加快国有林场发展[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5 邓严;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国有林场改革经验[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6 沈茂成,原林业部副部长,现为中国林场协会会长;国有林场建设生态文明有关问题的探讨[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7 郎晓东 王雯君;双柏县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启动[N];楚雄日报(汉);2010年
8 牟景君;黑龙江五条措施加快国有林场改革[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9 记者 周巍 通讯员 黄小易;我市国有林场今年计划造林2.4万亩[N];郴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谢彩文 吕欣;广西林业集团积极提升国有林场实力[N];广西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