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铝锂合金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的研究
【摘要】:
本论文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两种轧制编号的1420Al-Li合金的宏观性能(时效硬化特性、拉伸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及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热处理、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金相及电镜观察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试验用105~#和117~#铝锂合金在120℃人工时效达到峰值的时效时间点基本集中在8~16h之间。要获得较佳的强度和塑性的配合,1420Al-Li合金的时效时间为8~16h。
2.对于1420-105~#和117~#两种合金,经过恰当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后所得拉伸试样的力学性能均可达到或超过攻关指标要求(σ_b≥410MPa,σ_(0.2)≥255Mpa,δ≥6%)。
3.经相同淬火方式处理的1420合金的拉伸试样,在时效时间点8h处经双级时效处理的强度(σ_b、σ_(0.2))值明显地比经单级时效处理的高,而在其它时效点处,则恰恰相反。至于塑性指标δ值,普遍地,经双级时效处理的比经单级时效的要高。
4.经相同时效处理后,轧制方向拉伸试样存在着空淬的强度值σ_b及σ_(0.2)比水淬的大,而延伸率δ却是水淬的比空淬的大的普遍规律。但其余各向(横向、45°方向等)拉伸试样的水淬强度较高,延伸率水淬比空淬稍高或差不多。
5. 1420-105#和117#合金拉伸性能各向异性较明显,横向性能(90°方向)强度最高,塑性较好:45°及60°方向强度最低,塑性最好;轧制方向强塑性(σ_(0.2)除外)综合性能欠佳。
6.1420Al-Li合金的主要强化相是δ′(Al_3Li)相;该合金的显微组织各向差别较大,但总体来说是纤维组织和再结晶的混合组织;1420静拉伸断口的基本特性是以穿晶为主的韧性断裂,但有一定的沿晶分层和二次裂纹;合金的断裂特征也出现各向异性。
|
|
|
|
1 |
庄蕾;罗宇;王亚军;陈俐;;1420铝锂合金激光焊接接头拉伸性能分析[J];焊接技术;2006年04期 |
2 |
李锡武,郑子樵,李海,李世晨,钟俐苹,蒋呐;1420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J];稀有金属;2004年01期 |
3 |
赵志龙;2090+Ce铝锂合金时效组织形成及其强化机制[J];材料导报;1999年04期 |
4 |
孟亮,郑修麟;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J];有色金属;1996年04期 |
5 |
王赛玉;热处理工艺对2091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0年03期 |
6 |
刘晓霏;;弹头用1420 Al-Li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J];航天制造技术;2008年03期 |
7 |
尤世武;铝锂合金形变热处理的织构组织[J];稀有金属快报;2001年10期 |
8 |
魏建锋,何明;铝锂合金研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4年01期 |
9 |
张匀;朱自勇;王政富;刘玉林;赵洪恩;胡壮麒;;铝锂合金的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行为[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2年02期 |
10 |
草述;制备各向异性Nd-Fe-B磁体的新方法[J];金属功能材料;1998年01期 |
11 |
;高性能径向各向异性Nd-Fe-B磁体[J];金属功能材料;1999年03期 |
12 |
谭启;铝锂合金的阻尼行为[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年06期 |
13 |
沈健,章四琪,张新明,卢斌;2091铝锂合金的强化机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4年05期 |
14 |
;钕系粘结磁体的各向异性化[J];金属功能材料;1994年06期 |
15 |
任伯胜,杨小彪,蔡春军;NdFeCoB 各向异性粉末及其粘结磁体的研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
16 |
张敏刚,金志浩,严隽民,耿东生,张宝昌;铈对2090铝锂合金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1999年04期 |
17 |
金延;批量生产160kJ/m~3Nd-Fe-B系各向异性粘结磁体的技术[J];金属功能材料;2002年02期 |
18 |
王大勇,冯吉才,王攀峰;铝锂合金搅拌摩擦焊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
19 |
王赫男,金雷;热处理对1420铝锂合金晶间腐蚀和剥蚀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5年10期 |
20 |
;制造飞机新材料——铝锂合金[J];机电工程技术;198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