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的商品属性、定价及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摘要】:
博客是一种信息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产品和新兴产业形式。自从2002年博客规模性引入中国至今已经发展了五个年头,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规模已达1750万,其中每月更新一次以上的活跃博客接近770万;博客工具所体现出的及时、交互的特点,以及博客内容传播的广度、深度,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尽管博客还面临法律、道德、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博客将会成为短信、游戏之后互联网的又一利益增长点。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探讨博客的商品属性,以及价值理论,进而讨论博客的定价与收益分配等问题。
博客产品是否成为商品主要取决于博客作者与博客服务托管商的关系以及服务托管商提供的技术手段与措施。博客产品的使用价值属于博客产品的内在属性,是博客产品的使用者使用博客带来的主观感受。博客产品的价值属于博客产品的外在属性,是可以通过价格来体现和标度的价值。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相互依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博客产品的价值统一体。当交换价值确切地反映价值和使用价值时,博客的开发和利用处于良好状态。博客产品价值具有功能价值与商业价值,而商业价值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博客产品负载的“注意力资源”是社会的巨大财富,如果有效引导、开发与利用,将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这种商业价值不是来自博客本身,而是来自于博客商业化运作带来的新的价值链。对于博客的定价,文章认为博客产品价格的形成不仅与博客的成本、收益相关,同时还与博客的点击量相联系。博客产品的点击流量与成本基本无正相关关系,而与收益基本上成正相关关系。点击流量一般与作者和网站的声誉,博客文章的质量,用户的关心程度等相关。点击流量小的博客产品,成本一定,而几乎没有收益,定价应该是负值。而点击流量大的产品,成本一定,广告收益却相当可观,定价应该是正值。而博客产品收益分配机制的确定主要是从博客产品生产投入要素的比例、对博客产品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博客产品价值链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