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精神研究
【摘要】:
中国核工业精神是中国核工业的行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但在众多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专著、论文中,很少涉及到核工业精神。研究核工业精神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理论,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增添新内涵,而且可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全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核工业精神是什么,从核工业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文化来源、形成条件、发展演变历程以及它和“两弹一星”精神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阐释核工业精神的基本内容,用核工业人的感人事迹说明“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饱含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淡泊名利的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丰富内涵,指出核工业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第三部分分析核工业精神的基本特征,根据对核工业精神基本内容和时代特征的领会,分析概括出核工业精神具有时代性、革命性、民族性、实践性等特征。
第四部分论述核工业精神的时代价值,首先简要论述了核工业精神的理论价值,然后重点从核工业本行业、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核工业精神的实践价值,得出弘扬核工业精神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结论。
|
|
|
|
1 |
;中国核工业大事记(2004年3-6月)[J];中国核工业;2004年04期 |
2 |
吴企,孙金锴;中国核工业职业医学成果摘要选集题录[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2年S3期 |
3 |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1年12期 |
4 |
李雄飞
,桂晓玲;中国核工业大事记(2003年11~12月)[J];中国核工业;2004年01期 |
5 |
桂晓玲;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J];国防科技工业;2001年03期 |
6 |
;中国核工业大事记(2004年9~10月)[J];中国核工业;2004年06期 |
7 |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文件 核总科发[1994]7号——关于印发《核工业一九九四年质量工作要点》的通知[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1994年02期 |
8 |
潘自强,王志波,陈竹舟,张永兴,谢建伦;中国核工业30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9年S3期 |
9 |
潘自强,王志波,陈竹舟,张永兴,谢建伦;中国核工业30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1年S3期 |
10 |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文件关于废止152项核行业EJ标准的通知[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1994年04期 |
11 |
马如维,白光;中国核工业30年过量受照人员临床案例选编[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9年S3期 |
12 |
马如维,白光,孙世则,孙竞,吴企,李延义,陈如松,陈绍嘉,张仲仁,张续宗,范积雄,武在炎,杨景贤,赵福跃,魏哲;中国核工业30年过量受照人员临床案例选编(英文)[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9年00期 |
13 |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核电软件库第一版[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4年00期 |
14 |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文件 核总科发[1995]107号——关子颁布《后装治疗用铱192γ源》等五十五项核行业标准的通知[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1995年03期 |
15 |
张沪森,程亦陵,周立人;中国核工业30年职工健康评价统计设计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6年S1期 |
16 |
李鹰翔;一次绝密会议——中国核工业建设的历史起点[J];国防科技工业;2004年05期 |
17 |
桂晓玲;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J];国防科技工业;2002年09期 |
18 |
沙木,世军;凤凰涅槃之路——中国核工业757矿改革脱困纪实[J];国防科技工业;2002年10期 |
19 |
张沪森,程亦陵,周立人;中国核工业30年职工健康评价统计设计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6年00期 |
20 |
;中核集团核工业企业标准备案公告[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