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泰方血清和血浆蛋白质(肽)组学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脑泰方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蛋白质(肽)组学的比较研究,发现脑泰方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中的差异蛋白(肽);以质谱分析技术确定差异蛋白的特征。从而为探索脑泰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发展中药血浆药理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1.取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脑泰方给药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天。手术前12h禁食不禁水,末次给药后1小时,用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经颈总动脉插管取血。每只大鼠采血后分别制备血清和血浆。
2.每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的血清及血浆,采用2-DE技术进行蛋白质(肽)组学比较研究;采用ESI-MS/MS对重要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筛选脑泰方血清和血浆差异蛋白的特征。
结果:通过2-DE电泳获得蛋白胶图20张,分别是空白血清、空白血浆、脑泰方含药血清、脑泰方含药血浆各5张;运用300DPI扫描、PDQuest 7.3.0软件进行胶图比对,得到664个蛋白位点,进一步分析各组差异蛋白位点如下:
1.与空白血浆组比较,脑泰方血浆样品中共识别到20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5个差异点表达上调,5个差异点表达下调。
2.与空白血清组比较,脑泰方血清样品中共识别到19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5个差异点表达上调,4个差异点表达下调。
3.与脑泰方血浆组比较,脑泰方血清样品中共识别到24个差异蛋白点,其中9个差异点表达上调,15个差异点表达下调。
4.与空白血清组比较,空白血浆样品中共识别到7个差异蛋白点,其中4个差异点表达上调,3个差异点表达下调。
5.选取在脑泰方血浆组和脑泰方血清组中高表达的10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MS,成功鉴定了6个蛋白,分别是:inter-alpha trypsin inhibitor,heavy chain 3、Group specific component、complement factor B、Receptor Complexed With A Heterodimeric Fc、complement factor B, isoform CRA-d、Transferrin。
结论:脑泰方含药血浆、血清中明显变化的蛋白质可能与其抗凝血促纤溶作用机制相关,这些蛋白参与血管新生、炎症调控等病理生理过程,对研究脑泰方作用的可能有效靶点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意义重大。
|
|
|
|
1 |
贺运河,张凤娥,胡彬文,葛金文;脑泰方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年08期 |
2 |
贺运河,葛金文,郝晓元,郭友林,苏莺;脑泰方对缺血再灌注沙鼠脑组织谷氨酸及其转运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2年04期 |
3 |
贺运河,郝晓元,葛金文;脑泰方治疗气虚血瘀证脑梗塞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1年06期 |
4 |
贺运河,郭振球,胡彬文;脑泰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沙鼠大脑皮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年08期 |
5 |
贺运河,葛金文,成战鹰,郝晓元;脑泰方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血浆TXB_2、6-Keto-PGF_(1α)及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04期 |
6 |
谭琥,葛金文;脑泰方提取物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5年01期 |
7 |
张国民;刘慧萍;葛金文;陈懿;朱伟;;脑泰方对脑梗死大鼠Bax蛋白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8 |
陈颂,葛金文,邓冰湘;脑泰方提取物抗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9 |
陈敏;朱惠斌;葛金文;陈懿;刘吉勇;;脑泰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新生作用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10 |
刘吉勇;朱惠斌;陈懿;王国佐;葛金文;;脑泰方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及血管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年03期 |
11 |
陈颂,葛金文;脑泰方提取物抗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2 |
谭琥,葛金文;脑泰方提取物预处理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3 |
叶能胜;赵艳峰;张荣利;冯雪;王义明;罗国安;;双龙方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的蛋白表达[J];中成药;2007年01期 |
14 |
阴赪宏,李兰芳,金亚宏,原桂东,李靓,曹秀芳,姜廷良;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对小鼠白细胞的活化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1期 |
15 |
黄伟毅!510010广东省广州市,陈素云,邱幸生,朱成全;益气通络丹含药血清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0年03期 |
16 |
薛岚;近年中药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年01期 |
17 |
韩玲,陈可冀;氧应激对豚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益心康胶囊含药血清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6期 |
18 |
詹红生,赵咏芳,石印玉,高建军,沈培芝,徐宇;用含药血清方法观察补肾益精方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骨伤;2001年03期 |
19 |
聂伟,张永祥,周金黄;六味地黄汤及其活性组分含药血清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年06期 |
20 |
曾金雄,戴西湖,刘建华,杨家辉,陈锦风,林木南;首乌还精胶囊体外对人精子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的影响[J];中华男科学;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