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追求日常音乐有效甚至高效教学是一种目的。虽然,目前对各学科有效教学共性化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对学科个性化的教学研究相对贫乏。
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它强调师生双边实际教学的有效性,追求有效的音乐教学。然而,通过调查和观察,小学音乐教学往往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有效甚至高效教学呢?
本文采用调查法、实践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哲学思辨法的研究方法,从“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概念”、“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现状”、“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三个方面生动的阐述了如何实现音乐有效教学理论和实际操作。本文认为,音乐有效教学是指符合音乐教学规律,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音乐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音乐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发展,是一种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要实现音乐有效教学,并不单单只关注音乐教学的课堂,而应该关注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达到有效,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辅导。本课题在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教学协同,提出了通过教学互助,达到有效协同,从而实现音乐有效教学的观点,并首次提出“网络+课内+课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有效协同的观点进行有力阐述。该音乐教学模式是指依托网络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音乐的教与学通过丰富的网络途径,融入到音乐课内与课外,使之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教学整体,共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具有“开放性、益补性、互渗性、整体性”的特点。强调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平台的优势,充分整合课内、课外、网络等教学资源,将音乐有效教学与信息时代特点紧密结合,同时具有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