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土教科书建设的研究
【摘要】:乡土教科书建设既是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与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乡土教材拥有百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以及教育发展的深入,我国再一次对乡土教科书建设给予重视,全国各地逐渐开发了各种乡土教科书,乡土教科书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这段时期,我国乡土教科书发展历程如何,有何经验与不足,它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本文试图通过历史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等从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进行一些探索与研究,力求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乡土教科书建设的真实面貌,为未来乡土教科书建设提供借鉴。
本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引言”,陈述选题的缘由与意义,综述已有研究,界定主要概念,简介论文研究的方法、难点、创新之处。
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土教科书建设的历程梳理和阶段性特征”,我先从宏观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土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及建设状况进行了一个梳理,根据教材制度沿革、教育政策等因素,我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土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恢复与重整阶段(1978年--1984年)、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8年)及探索与更新阶段(1999年至今),每个阶段我又从乡土教科书建设的背景、发展概况进行展开,然后主要通过文本分析对各阶段特征进行总结。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土教科书建设的反思”,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土教科书建设的经验与不足,提出笔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土教科书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