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生社会与情绪健康的干预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小学生社会与情绪健康现状,在此基础上依据团体心理辅导理论、阶段改变模型理论开发出一套符合小学生社会与情绪健康发展特点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并实施干预研究,探讨通过提升社会与情绪健康水平的团体干预对欺负受害、校园归属感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首先采用社会与情绪健康量表-小学版(SEHS)对湖南省的五所学校1542名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小学生的社会与情绪健康发展现状。随后,在湖南长沙市某所小学三年级与五年级中各选取师资力量均衡、生源成分相当以及社会与情绪健康总分水平与各维度分水平同质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与控制班。实验班每周接受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共八次,控制班不接受干预,干预结束后使用问卷调查进行后测以检验干预效果,五个月后追踪调查以考察干预效果的持续性。结果:(1)小学生社会与情绪健康总分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比较中,无论是总分还是各维度分,男生得分均低于女生。(2)参与团体干预的实验班成员的社会与情绪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并在五个月后的追踪测量中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本研究设计的社会与情绪健康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社会与情绪健康综合活力。(3)团体干预后实验班欺负受害得分显著降低、校园归属感得分显著提高,对照班不变,五个月后的追踪测量实验班欺负受害得分依然显著低于前测,校园归属感仍显著高于前测,对照班保持不变。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社会与情绪健康水平,从而改善欺负受害、校园归属感状况,团体辅导的效果具有持续性作用。
|
|
|
|
1 |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