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陈独秀报刊编辑思想探析
【摘要】:
陈独秀(字仲甫,号实庵,1879—1942),中国现代史上极具浓烈色彩的人物。虽然有着跌宕复杂的政治生涯,但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首先是一个知识文人,一个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一个革命的宣传家。因此,本文选取了陈独秀在五四前后从事报刊编辑活动这一视角,分析其在此期间报刊编辑的思想及特色、风格,以丰富人们对陈独秀的认识以及对他所代表的那一代知识分子群体的了解。
全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五四前后陈独秀报刊编辑思想形成的背景和条件。救亡图存,振奋国人的爱国思想成为时代主题是五四前后陈独秀报刊编辑思想形成的社会大背景。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报刊编辑活动实践、思想主张以及宣扬的民主政治理念对陈独秀产生的重大影响成为了他报刊编辑思想形成的一个客观的历史条件。陈独秀通过自身的经历、见闻,如乡试、入求是书院读书、东渡日本留学,接触到了大量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留日学生所创办的报刊和一些先进的办报经验,是他报刊编辑思想形成的主观历史条件。
第二部分:五四前后陈独秀的报刊编辑思想。陈独秀从1903年开始涉足报刊界,先后创办和参与编辑了《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甲寅杂志》、《新青年》、《每周评论》、《劳动界》、《伙友》、《共产党》、《劳动与妇女》等十几种报刊,积累了大量的丰富报刊编辑经验,形成了较具特色的报刊编辑思想:1、编辑报刊应有明确的宗旨;2、编辑报刊应有针对性;3、编辑报刊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要服务于现实斗争;4、编辑报刊应坚持“真理以辩论而明”的宣传方式;5、报刊编辑工作应具有创新意识;6、报刊编辑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第三部分:五四前后陈独秀报刊编辑思想的特色、局限。广纳贤
才,采百家之长,力求刊物特色鲜明;“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时俱
进,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陈独秀报刊编辑思想所呈现的三大特色。
由于缺乏一种正确的办刊指导思想,陈独秀在五四前后的报刊编辑思
想还存在诸多的局限.但是瑕不掩瑜,其报刊编辑思想中的闪光之处
仍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