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通话的隐性教育
【摘要】:语言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基础,在培养21世纪新人、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如何提高普通话教育的质量,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汉语拼音方案为拐杖,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普通话教育,但效果却不容乐观。认真探讨汉语的特点和人类语言学习的规律,建立合理的普通话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
本文借鉴当代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关于隐性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普通话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实施普通话的隐性教育这一命题,以期能建立一种全新的普通话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针对普通话教育“高耗低效”的现状,以“显-隐性教育互补论”为基础,以“语感中心说”为参照,提出在普通话教育中实施隐性教育的论题。
第二部分从心理学、语言学的角度论述实施普通话隐性教育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论述隐性教育在培养学生普通话语感、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内在动力、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潜能等方面的作用,阐明实施普通话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普通话隐性教育的实施。实施普通话的隐性教育应以培养整体语感为出发点、以暗示教育为基本手段、以情景话语为主要内容、以环境优化为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