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农药对食虫沟瘤蛛摄食量及生育力影响研究
【摘要】:本论文利用荧光物示踪法对稻田蜘蛛优势种食虫沟瘤蛛(Ummelita insecticeps)的摄食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了包括不同蛛虫比例、杀虫剂等因子对食虫沟瘤蛛摄食量的影响,为“以蛛治虫”为主的害虫综合防治提供准确可靠的参数;同时,本论文亦对农药胁迫下食虫沟瘤蛛的生育力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施药浓度下食虫沟瘤蛛的生育力。
1、晚稻不同生育期黑尾叶蝉的荧光物铕含量
晚稻不同生育期(依次为秧苗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5d时间内平均每头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共从水稻中吸取荧光物分别为0.0032μg、0.0031μg、0.0031μg、0.0030μg、0.0031μg;不同生育期平均每24h每g黑尾叶蝉可从晚稻中摄取荧光物质分别为1.226μg、1.227μg、1.188μg、1.213μg、1.212μg。方差分析表明,晚稻不同生育期黑尾叶蝉单位体重荧光物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2、未施药及不同蛛、虫比与食虫沟瘤蛛摄食量
在一个225cm~3的空间内,食虫沟瘤蛛的个体摄食量随着本身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当食虫沟瘤蛛本身密度分别为1头、3头、5头时,平均每头食虫沟瘤蛛3d共捕食黑尾叶蝉分别为4.130头、2.675头、2.527头;1:5的蛛虫比例是发挥食虫沟瘤蛛个体捕食量的最佳组合。食虫沟瘤蛛密度为1头时与食虫沟瘤蛛密度为3头以及5头时的个体摄食量差异极显著,食虫沟瘤蛛密度为3头时与食虫沟瘤蛛密度为5头时的个体摄食量差异不显著。
在225cm~3的空间内,分别投入为5头、7头和9头黑尾叶蝉供1头食虫沟瘤蛛捕食,食虫沟瘤蛛3d内的摄食量分别为3.190头、3.059头、3.082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黑尾叶蝉密度组之间食
|
|
|
|
1 |
戴仁怀;倪林;;黑尾叶蝉对寄主选择性及机理初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
2 |
李芒;雷朝亮;;肚倍蚜LAC-1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3 |
梁栋;李永源;黄明华;练君;;信宜市水稻瘤矮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