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动词时态的隐喻研究
【摘要】:
时态,作为一个语法范畴,一直是语法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并历来被定义为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形式。然而,这种定义常常受到语言事实的挑战,因为在相当多的情形下,时态并不用来表示时间区别。于是,传统语法学家们抑或把那些不表示时间区别的用法称为“特殊用法”,抑或把它们归于语气范畴之下。这种做法给英语动词时态的教和学都带来困惑。这主要由于以前的研究多注重时态的语言学特征,而忽略了其非时间标记用法的认知机制。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国内外不少学者在时态研究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新的尝试,尤其是对过去时的研究,已颇见成果。本文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映射理论,对过去时和现在时的种种用法尝试性地做出一个系统的解释,进一步完善了新的时态观。
受在认知语义学框架下进行的多义词研究的启发,本文运用时态的隐喻扩展思维来解释时态的不同用法。我们认为时态标记式意义的扩展如同词汇意义的扩展一样,是人类隐喻思维作用的结果。过去时最初是用来表示时间上的距离关系的动词标记式,通过人类的隐喻思维方式,亦即隐喻映射,这种动词标记式的距离性意义从时间域扩展到了真值域和心理域;而隐喻映射所依赖的意象图式是从过去时在时间域的原始用法中抽象出来的距离性意义意象图式。因此,过去时的实质便是距离性。现在时最初是用来表示时间上的联系性关系的动词标记式。联系性即无距离性。通过隐喻映射,这种动词标记式的联系性意义从时间域扩展到了真值域、想象真值域和心理域。其隐喻映射所依赖的意象图式是从现在时在时间域的原始用法中抽象出来的联系性意义意象图式。因此,现在时的实质便是联系性,即无距离性。
本文通过对动词时态标记式意义的研究,延伸了隐喻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范畴:意义的隐喻扩展不只存在于词汇层面,也同样体现在动词时态标记式之中。文中所采用的认知方法为英语动词时态的研究提供了又一视角。过去时和现在时的隐喻映射过程反映了人类如何获取知识及如何通过已知来认知未知的普遍认知机制。对英语动词时态的不同用法所进行的新的阐释为二语的时态教学提供了明晰而且一致的解释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314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314
【引证文献】 | ||
|
|||||
|
【参考文献】 | ||
|
|||||||||||||||||||||
|
【共引文献】 | ||
|
|||||||||||||||||||||
|
|
|||||||||
|
|
|||||||||||||||||||||
|
|
|||||||||||||||||||||
|
【同被引文献】 | ||
|
|||||||||||||||||||||
|
|
|||
|
|
|||||||||||||||
|
【二级参考文献】 | ||
|
|||||||||||||||||||||
|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