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文化建设研究(1927-1949)
【摘要】:
1927年—1949年间,在国内政局动荡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等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国民政府在推行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的同时,也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来发展文化事业,以巩固自己的政权,包括实行党化教育、推行新生活运动、推行语言文字改革运动、发展新闻出版业、推行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和保护文物等等。
南京国民政府文化建设是中国现代文化事业的起始。其指导思想是被歪曲了的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和蒋介石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南京国民政府文化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极具时代色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阶级性、民族性等方面。
综观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化建设,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化建设有它积极的因素,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反抗外来侵略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应该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还是反对共产党,反对共产主义,以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化建设有自己的正确态度。对于其文化建设中正确的和积极的方面,表示拥护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其文化建设中消极和反动的东西则坚决与之斗争。比如,在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时,中国共产党表示拥护并对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内容作了新的解释和改造,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总动员运动在抗日根据地积极有效的开展,保证了精神总动员运动在抗日根据地的正确进行。在国民政府开展对进步的革命文化进行围剿时,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进步文化界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和文化专制政策进行坚决的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