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一“函数”教材处理的研究
【摘要】: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广大教师转变教材观,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材处理简言之就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中学数学教师处理教材的现状、策略,对于数学教师准确使用教材,促进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等六县市的高一数学教师以及他们的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1)当前高一数学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以“依据教材教参,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为主。绝大部分学生喜欢教师“基本按照教材组织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2)例题、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数学研究方法、数学解题技巧等是教师经常增加到教学中的内容,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则增加得较少。
(3)教师常用的教材处理方式按使用频率依次为“延伸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改变教材中的例题”、“增加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减少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用得很少。
(4)高考方案、考试说明依然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师处理教材最为重要的依据。教辅、教参、备课资料和网络为当前数学教师获取教学资料的主要来源。
(5)教师对新教材偏向于比较满意,对于教材中函数部分的编排变化不是很适应。教师的教材观和教材满意度是影响教材处理的内部因素。
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个案分析,发现由于对教材内容逻辑性系统性认识的差异、学生需要、教学需要等原因导致了对教材的处理。当前数学教师重视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教材分析和处理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增补和拓展的教学内容较多是传统教材中强调的和过去高考中的热点问题。
基于以上结论,结合新课程理念、数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本文提出了高一“函数”教材处理的有关注意点以及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师教材处理几个关注点和一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