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经注声训研究
【摘要】:
声训是我国古代出现较早的训诂方式之一,它是指用音同音近的词来解释词语。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儒家经籍时,义训是其最主要的训诂方式,同时他又广用声训对古代的典礼制度及名物词语进行释义,使人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郑氏首揭“就音求义”的训诂原则及其广用声训推源与系源的训诂实践,在训诂学史及语源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语言学的角度对郑注声训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本文对从郑玄经注中梳理出的1534条声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正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引言部分包括郑玄经注简介、研究现状概说,及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意义;
第二章郑玄经注声训概说,着重阐述了声训在郑注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详细梳理其释训条例;
第三章利用学术界关于上古音系的研究成果对郑注声训训释词与被释词的语音关系进行验证,并归纳郑注声训的语音类型,分析其声转、韵转的特点;
第四章汇辑郑注声训中已被证实的同源词,从语音、语义两个方面对我们认为可信的、郑注声训中所系联的24组同源词进行疏证,并对郑注声训中的同族词按“源义素”进行归纳;
第五章总结郑注声训对语源研究及训诂学的贡献,分析郑注声训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