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语料的动词“切”的配价研究
【摘要】:
在有关汉语动词“切”的实际语料中,我们发现“VP的”歧义指数公式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通过考察,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以往我们对动词的价的认识有偏差。通过句子主语和宾语认定的动词的价实质上只是句子提供的句法空位。本文认同句式配价的观点,认为句式有价,不同句式的价就是该句式能够接纳多少个信息块实现在具体的句子中。另一方面,本文把动词的价关系定义为一种潜在的、动词与由它所激活的能够在句子中共现的从属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价实体化,动词的价就是动词激活的能与之共现的从属成分。句子只是动词配价关系的具体表现,所反映的也只是动词为匹配句式而句法实现为句子成分的一部分价。简而言之,就是句式提供价空位,动词提供价实体,两者互动,共同实现为具体的句子。
文章尝试用实际语料来具体分析动词“切”作谓语时共现的语义角色(也就是动词切的价)和句式,从动词“切”实际使用情况来探讨研究句式配价和动词配价理论。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