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研究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该课程做出详细说明并要求确保课程全面开设到位。课程实施旨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升华。以岳阳市城区10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作为对象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岳阳市城区各小学较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课程教学均纳入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计划,课时开设较充足,课程活动方式也较多样化,课程实施对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发展教师科研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实效。但对照教育部要求来看,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为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组织管理还较松散、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还不足、课程评价不全面、教师对课程认识不到位、专业师资力量还欠缺、部分学生参与课程趋于表面化,等等。针对问题,研究了以下几方面改进思路与举措:健全管理机制保障课程实施,整体构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基于表现性评价完善评价机制,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关注学生需求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以及强化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