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代谢标志物与儿童体脂率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明确儿童维生素D、骨钙素和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与体脂率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儿童控制体重和预防骨代谢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年龄为6~18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共16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身高、体重,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N)、I型胶原C末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水平,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其体脂含量和体脂率(Percentage of body fat,PBF)。按照体脂率评判超重及肥胖的标准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正常体脂率组、轻度体脂率增高组和中重度体脂率增高组),比较三组间血脂、血清25-(OH)D_3、骨钙素和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并对体脂率与血清25-(OH)D_3、骨钙素、I型胶原C末端肽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体脂率增高儿童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体脂率儿童,而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体脂率儿童(P0.05),而正常体脂率儿童和轻度体脂率增高儿童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中重度体脂率增高组血清25-(OH)D_3低于正常体脂率组和轻度体脂率增高组(P0.05);体脂率增高儿童血清骨钙素水平低于正常体脂率儿童(P0.05),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高于正常体脂率儿童(P0.05);3.体脂率增高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体脂率儿童(P0.05);4.儿童体脂率与25-(OH)D_3、骨钙素呈负相关(r=-0.312,-0.204,P0.01),与I型胶原C末端肽呈正相关(r=0.366,P0.01)。结论:体脂率增高儿童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骨钙素降低和I型胶原C末端肽升高,即脂肪堆积导致骨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增加。
|
|
|
|
1 |
杨修益,张玉亮,吴桂荣,吴新文,薛松,罗红,姜希林,方壮生;驻南海岛礁人员体脂率的变化及对体能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
2 |
李国强;;基于能量代谢与体脂率关系的不同肥胖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21期 |
3 |
赵润栓;平昭;白雪琴;欧映伟;冯林;;成年人体脂率与人体反应速度的相关性[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年04期 |
4 |
胡坤;赵润栓;欧映伟;高楠楠;谢燕;;成年人体脂率与体重指数、腰围、血脂、血糖、尿酸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1期 |
5 |
郭杰华;华岩;;广西高校男生体脂率的间接推算方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33期 |
6 |
陈及治,缪进隆,王人卫;澳门学生的体脂率以及与部分运动素质项目的相关研究[J];体育科学;1998年02期 |
7 |
李米环;李国强;;能量代谢指标定量评价肥胖的方法学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24期 |
8 |
方礼钦;华岩;;广西壮族男大学生体脂率推测方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3期 |
9 |
平昭;赵润栓;白雪琴;欧映伟;冯林;;成年人体脂率对反应速度影响的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3年07期 |
10 |
王雨;;女人30拉警报?是体脂率而非年龄[J];现代养生;2014年08期 |
11 |
郭慧;;生物电阻抗法测量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率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33期 |
12 |
段继源;王光哲;杨芳;乔艳艳;;某部中年男性军官体脂率、腰臀比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年05期 |
13 |
汤建军;;本期导读[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7期 |
14 |
何英强,王凯,李权超,胡和文,胡葱;新兵的体格体能及其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
15 |
陈诗潜,贾薇;福州市中小学生皮下脂肪发育规律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1期 |
16 |
王人卫;武宝爱;毕玉萍;李擎;;上海市成年人体脂率推测公式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
17 |
李米环;;基于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不同肥胖评价方法的初步探讨[J];广东医学;2012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