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盐加富和鱼类补充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摘要】:为了了解在在秋末水库鱼类补充对浮游生物群落与关键种群的影响,我们以大型深水水库—流溪河水库作为研究对象,考虑水体营养盐条件可能发生的变化,在冬季进行了两个大型围隔实验。
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进行第一个围隔实验,在实验系统中,设置了添加磷盐的处理(无鱼组)和同时添加磷盐和鱼(有鱼组)两部分组成,并设置一个对照组(不添加营养盐和鱼),以了解三个营养水平下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观测补充的鱼类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在无鱼围隔中,添加磷均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显著上升。在无鱼条件下,添加磷导致浮游动物总丰度和总生物量均增加,大型枝角类盔型溞丰度和生物量明显升高,并在后期成为优势种。
在添加磷盐后,鱼类对于浮游动物的丰度无显著影响,但鱼类降低了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鲢使得枝角类中尤其是盔型溞、透明薄皮溞的丰度和生物量显著降低;轮虫的丰度并未有显著变化,但在添加磷盐的有鱼组中轮虫的丰度均高于无鱼组,说明鱼类的存在导致轮虫丰度的增加。
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进行第二个围隔实验,在鱼的生物量一致的条件下,通过投放鲢、鲢—鳙、鲢—鳙—罗非鱼等三种补充形式的处理观测,分析不同杂食性鱼类种类的组合补充对于浮游甲壳类群落的影响。
三种鱼类补充处理中,枝角类丰度和生物量都下降,且没有大型枝角类个体出现,脆弱象鼻溞是枝角类中的主要优势种,三组鱼处理对于枝角类总丰度和总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
桡足类的丰度和生物量均下降,但鲢处理组中桡足类的生物量略高于其余两组,这是由于在鲢处理组中舌状叶镖水蚤有相对较高的丰度造成的,但三组的整体水平相差不大。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Q958.8
|
|
|
|
1 |
孙军;宋书群;王丹;徐兆礼;;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对浮游植物和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速率估算[J];生态学报;2007年08期 |
2 |
赵帅营;韩博平;;基于个体大小的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析——以广东星湖为例[J];生态学报;2006年08期 |
3 |
申德林,奚业文,孙德祥,董星宇,车家甫;巢湖设置网箱利用微囊藻类养殖罗非鱼、鲢、鳙试验[J];淡水渔业;2002年01期 |
4 |
孙军,宁修仁;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的比生长率[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9期 |
5 |
阮景荣,戎克文,王少梅;微型生态系统中鲢、鳙下行影响的实验研究——1.浮游生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J];湖泊科学;1995年03期 |
6 |
杨宇峰,黄祥飞;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湖泊科学;2000年01期 |
7 |
李宽意,刘正文,高光,吴庆龙,胡耀辉,胡文英;低洼盐碱地鱼虾混养塘中的浮游生物[J];湖泊科学;2002年04期 |
8 |
陈绵润;赵帅营;林秋奇;韩博平;;广东省水库枝角类组成特征的初步研究[J];湖泊科学;2007年01期 |
9 |
赵帅营;韩博平;;大型深水贫营养水库——新丰江水库浮游动物群落分析[J];湖泊科学;2007年03期 |
10 |
台建明;巢湖水域浮游生物调查与分析[J];河北渔业;2005年04期 |
|
|
|
|
|
1 |
陈菊芳,江天久,杞桑,齐雨藻,王艳,徐宁,陈奕康;广东肇庆星湖浮游甲壳类的生态调查[J];动物学杂志;2001年06期 |
2 |
陈伟民,秦伯强;太湖梅梁湾冬末春初浮游动物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意义[J];湖泊科学;1998年04期 |
3 |
陈宇炜,高锡云;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测定[J];湖泊科学;2000年02期 |
4 |
王雨春,朱俊,马梅,尹澄清,刘丛强;西南峡谷型水库的季节性分层与水质的突发性恶化[J];湖泊科学;2005年01期 |
5 |
游江涛,董丽华,韩博平;热带富营养化湖泊中浮游植物的脂肪酸组成与分布[J];湖泊科学;2005年01期 |
6 |
赵帅营;韩博平;;大型深水贫营养水库——新丰江水库浮游动物群落分析[J];湖泊科学;2007年03期 |
7 |
张如美,孙晓斌;对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改进[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年02期 |
8 |
陈勇,刘洁生,罗瑛,杨维东,黄海山;不同生长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破壁条件和产毒的初步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年03期 |
9 |
孙利芹,王长海,江涛;紫球藻细胞破碎方法研究[J];海洋通报;2004年04期 |
10 |
吴志旭,张雅燕;浮游植物体内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改进[J];化学分析计量;200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