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采文学创作研究
【摘要】:陆采(1495—1540年),又名陆灼,字子玄(又作子远)、号天池山人,别署清痴叟,江苏长洲(苏州)人,工科给事中陆粲之弟。明中叶戏曲家、小说家。一生偃蹇不遇,但著述甚丰,著有诗歌集《天池山人小稿》;史类著述《国朝史余》、文言志怪小说集《冶城客论》、《览胜纪谈》、《天池声隽》,文言笑话集《艾子后语》,选编传奇集《虞初志》,编次都穆《都公谭纂》,校刊《艺文类聚》。改编戏曲《南西厢记》、著有传奇《怀香记》、《明珠记》、《椒觞记》、《分鞋记》、《存孤记》(后三种现不存)。
陆采生于吴地巨族陆氏家族,但天性疏狂狷介,喜好交游,渴望求仙慕道,曾三次参加科考,无奈均以失败告终。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诗歌虽然艺术水平不高,但真实地反映出了他的交游情况及生活轨迹。陆采所作小说集《冶城客论》虽只是吴中数百部志怪小说之一,但所记之事少与时人同,体现了陆采求新求异的创作观念;《艾子后语》用讽刺手法,针砭时弊,走向了文学创作的“正途”;而作为“虞初”小说滥觞之作的《虞初志》,所收唐传奇皆为名篇,体现了陆采高超的艺术鉴赏力。戏曲《明珠记》、《南西厢记》的主创者还存有争议,本文经过考辨,确定了陆采在编创中的主体作用。作为“文词派”曲家代表之一,陆采的戏曲创作呈现出文词骈绮的特点。在肯定了陆采在小说创作方面的独特性及戏曲创作方面的成就之外,本文还充分论述了陆采文学创作方面的不足,真实地还原了陆采在文学史上的真实面目。
|
|
|
|
1 |
杨绍固;;《明珠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服毒情节的文化差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