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文化视域下孔子审美境界研究
【摘要】:“境界”乃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发展的最终阶段,目前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在广度上和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而对孔子审美境界的研究更是少得很,且缺乏深度,不成体系。本文从孔子一以贯之的“乐”字切入,抽象出其审美境界的三点要素,即情、中、和;且分层次而论之,即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另外,还有的放矢地探讨了孔子审美境界的历史影响及意义,这些正是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从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审美心理阐述了孔子审美境界生成之因,同时深度挖掘出其三大要素,即以“情”为本、以“中”为度、以“和”为美;第三部分对孔子审美境界分层次论之,“悦耳悦目”之代表为赏乐之乐、山水之乐,“悦心悦意”之代表为学习之乐、交友之乐,“悦志悦神”之代表为孔颜之乐、与点之乐;第四部分探究孔子审美境界的历史影响,以孟子之与民同乐、魏晋南北朝山水之乐和宋明理学家之孔颜乐处为例。同时,也高度概括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五部分是结语。本文对孔子审美境界进行研究,旨在为孔子美学乃至古典人物美学的深入具体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使中国美学理论建构得以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