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角下“一带一路”报道研究
【摘要】:本研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2015-2016年的518篇“一带一路”报道进行研究,从“说什么”和“如何说”两个维度建立了报道领域、报道议题、报道区域、报道主体、消息来源等九个类目。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报道框架偏重于政经报道、政绩报道、国际报道、政府活动报道、以政府官员为消息来源、完全正面或中性报道,报道体裁基本平衡、版面设置基本平衡、报道篇幅基本平衡。党报性质和定位的主动选择、媒体传播偏向性的必然结果、受众“使用与满足”的诉求、媒体记者的“刻板成见”是《人民日报》报道框架形成的原因。研究认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服务国家战略,为推进“一带一路”保驾护航;拓宽报道领域与范围,着力满足我国广大群众对“一带一路”新闻信息的需求;创新报道切入点,注重培养群众的国际意识;变化报道思维,着力提高“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