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的联合手术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复杂性角膜穿通伤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手术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收住院的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病人96例(96只眼)进行手术治疗,其中72例作联合手术,另24例作分期手术。将两组病例术后平均18.5个月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还对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联合手术,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及球内异物的联合手术,角膜伤口缝合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晶状体摘除、球内异物取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等进行了讨论。
结果:(1)经术后3个月至3年(平均18.5个月)的随访,联合手术组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1者61例,占84.7%,大于0.3者共49例,占68.1%。12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其他手术的病人,其移植片保持透明共11例,透明成功率为91.7%。分期手术组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1及0.3者分别为19例及11例,分别占79.2%及45.8%。经统计学处理后两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x~2=1.32,P>0.05;x~2=1.87,P>0.05)。(2)术后并发症包括炎症反应、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晶体后囊混浊、人工晶体移位及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等。联合手术组中术后炎症反应较激烈且较持久。轻度玻璃体混浊发生率两组分别为32.0%及18.8%,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手术组中有1例出现视网膜脱离。晶体后囊混浊发生率两组分别为20.7%及25.0%,无显著性差异(P>0.05)。人工晶体轻度移位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5.6%
及12.5%,无显著性差异(P>0刀5人12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手术
中有2例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经治疗后1例恢复透明,另1例为半透
明。臼)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组术后远期角膜移植片内皮细胞丧失率
为 34.98%,平均细胞面积明显增大,变异系数uV值)亦明显增大,
六角型细胞比例下降,但移植片的厚度在正常范围内。其中*例移
植片保持透明,表明多数未发生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
结论:()联合手术可使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病人尽快恢复或提高
视力,既缩短了疗程,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Q)联合手
术与分期手术比较,在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
异,鉴于前者具有其他优点,故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Q)联
合穿透性角膜移植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是一种安全的方法。虽
然移植片内皮细胞各种指标变化较大,但其厚度正常,透明成功率较
高,仍不夫为治疗该病的良好方法。N)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的应用,
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球内异物的摘出率。
|
|
|
|
1 |
杨青,赵毅,李学成;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J];中国乡村医药;1995年04期 |
2 |
朱晓红;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现状和展望[J];河北医学;1996年04期 |
3 |
张维和;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24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6年11期 |
4 |
严晓利,沈珂;高龄老年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68例体会[J];四川医学;1998年01期 |
5 |
张钢琴!附属和平医院眼科,046000,蒋丽君!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内科;白内障行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6 |
周亮,马科,汪东升;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行人工晶体植入的探讨[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7 |
石安娜,兰绪达;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探讨[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8 |
杨春燕,裴颖;连续环形撕囊人工晶体植入术87例[J];人民军医;1997年04期 |
9 |
梅立新,晋毓信,蔡瑞玲;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2例[J];皖南医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0 |
王斌,丁明红;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40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0年02期 |
11 |
胡守珍!430061武汉;白内障超声乳化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后护理[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
12 |
余林波,刘业滋,孟林;短期双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6例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13 |
王晋瑛,李国彦;用前房灌注法行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5年08期 |
14 |
胡丽兴,杜世祜,马果敏;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5年04期 |
15 |
赵军民,喻增华,陆国生;青光眼滤过术后的人工晶体植入术[J];中华眼科杂志;1996年06期 |
16 |
梁敦,霍爱玲,史国章,吕绍成;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6年01期 |
17 |
袁天国,王雪梅,梅妍,雷霍;前房注气解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瞳孔夹持[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6年10期 |
18 |
张孝生,焦继久;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89例临床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9 |
夏风华,金美英;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J];眼科新进展;1996年01期 |
20 |
刘桂梅,杜进发,梁冬毅,王惠娟;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