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的海南书院研究
【摘要】:明清时期,海南岛的文化教育事业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发展繁荣,这一时期也是海南书院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系统论述了这一时期海南书院的发展状况,并对海南书院发展中所呈现的特点,以及书院对地方教育的影响等,做了论证分析和评估。与内陆文教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海南书院的诞生稍晚,发展速度比较慢,制度与学术上的建树也不多。但具体到海南而言,书院对当地的教育文化的确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海南人材的培养基地。海南书院从明代开始进入逐步繁盛的局面,管理制度渐臻完备;到清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更完善的管理体制。明清两代,海南共有大小书院六十多所,分布在琼属各县,在教育比较落后,官学不很发达的古代海南,书院在教育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历史功绩远远超过了官学。海南书院对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启发民智、教化民风等方面,都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古代海南文教事业的一个亮点。
|
|
|
|
1 |
陈岌;谢青;;王守仁书院教育思想浅谈[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
2 |
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3 |
顾宏义;;王夫之论宋代书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4 |
徐永文;;王阳明与书院关系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5 |
江小角;;清代晚期书院教育的范例——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探析[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6 |
雷凤忠;郭大卫;;书院教育在兴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7 |
程禹文;;从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看阮元的办学特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8 |
朱汉民;;湖湘学派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9 |
金鱼为;;江苏的古代教育与人才培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
10 |
杨龙;;江西的书院与书院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