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面筋蛋白控制酶解制备呈味基料的研究
【摘要】:小麦面筋蛋白是小麦淀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由于在水中溶解性差,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米曲霉是一种好气性、易培养的菌株,在生长过程中能分泌多种酶系。本文旨在利用米曲霉制曲获得复合酶系,通过控制酶解小麦面筋蛋白生成小分子肽和游离氨基酸,为制备呈味基料奠定基础。
选用小麦作为原料,以中性和酸性蛋白酶活力为指标,在实验室规模下优化米曲霉全小麦制曲条件。结果表明,米曲霉全小麦制曲的最优条件为:焙炒小麦30 min、曲料初始水分55%(w/w)、曲精接种量0.5‰(w/w)、培养时间46 h,葡萄糖添加量3‰(w/w)。在此条件下,小麦成曲的中性蛋白酶活力可达1424 U/g(干基,下同),酸性蛋白酶活力可达486 U/g。
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预处理方式优化,得出最佳方式为85℃干热预处理30 min。在此基础上,优化得到最适酶解条件为,加酶量810 U/g蛋白,蛋白浓度6%(w/w),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6 h,小麦面筋蛋白酶解液氨基酸转化率达61.83%,蛋白质回收率达74.78%。对比商业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酶解效果,氨基酸转化率显著提高,蛋白质回收率相当,鲜味明显增强,苦味减弱,酸、甜及后味均稍强。
对酶解过程的各氮元素、糖、酸等指标进行监控,酶解前12 h氮元素、糖、酸等各项指标变化幅度较大,而后趋于平缓。在酶解后期,酶解液中鲜甜味氨基酸含量超过苦味氨基酸。经肽段分析,酶解液中以1k-5kDa的肽段为主,大部分谷氨酸存在于肽链中,酶解液中鲜味物质大部分以鲜味肽的形式存在。
将膜分离小麦面筋蛋白酶解液与木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并对产物进行风味分析,醛类物质是组成反应产物的主要风味物质,膜分离高分子量段美拉德反应产物中高级醛种类较多,吡嗪类风味物质主要由游离氨基酸参与美拉德反应生成。从感官评价的结果可以得出,分子量段3k-5kDa的膜分离组分,美拉德反应产物鲜味最突出,醇厚味明显,从氨基酸分析可见其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苦味氨基酸含量较低。
|
|
|
|
1 |
彭海萍,王兰;可食用包装膜的研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2年11期 |
2 |
毋江;卞科;;小麦面筋蛋白改性技术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7年08期 |
3 |
齐军茹,杨晓泉,彭志英;小麦面筋蛋白酶法改性研究[J];食品工业;2003年05期 |
4 |
李振华,王金水,赵谋明;山梨醇为增塑剂制成小麦面筋蛋白膜特性研究[J];粮食与油脂;2005年09期 |
5 |
王炜,张宝顺,霍建聪;小麦面筋的制取及其特性[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5年01期 |
6 |
;小麦蛋白肽制备新技术通过鉴定[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09期 |
7 |
崔洁;孔祥珍;周惠明;华欲飞;;小麦面筋蛋白预处理及酶膜耦合连续反应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6期 |
8 |
许慧;包海蓉;邓义书;齐知耕;;湿热-胶体改性对小麦面筋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7期 |
9 |
张龙;史吉平;杜风光;董青山;;小麦面筋蛋白化学改性研究进展[J];粮食加工;2006年06期 |
10 |
孔祥珍;周惠明;钱海峰;;小麦面筋蛋白短肽的镇痛作用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年02期 |
11 |
张平安;艾志录;宋莲军;张斗斗;;可食性小麦面筋蛋白膜耐水性能的研究[J];粮油加工;2007年06期 |
12 |
王金水;李露;韦志彦;侯江帆;;挤压处理对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年02期 |
13 |
吕立志;范喜梅;;小麦面筋蛋白及其乳化性研究概述[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
14 |
王亚平;安艳霞;;小麦面筋蛋白组成、结构和功能特性[J];粮食与油脂;2011年01期 |
15 |
唐胜;崔春;赵谋明;;小麦面筋蛋白深度酶解过程中呈味物质变化趋势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年03期 |
16 |
王艳;王金水;王玲玲;李振华;;小麦面筋蛋白酶解制备调味基料技术[J];粮食加工;2006年01期 |
17 |
崔凤杰;闫桂强;黄达明;张志才;张小卫;肖香;钱静亚;;酶法降解小麦面筋蛋白制备抗氧化产物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11期 |
18 |
陈新健;可食性小麦蛋白膜的透湿性能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19 |
李瑜,王兰,尹春明,李艳军;小麦面筋蛋白的磷酸化改性研究[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20 |
王炜;小麦面筋的特性、制取及在灌肠制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