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级等幅荷载下的沥青混合料损伤累积和沥青面层疲劳损伤破坏研究
【摘要】:疲劳损伤破坏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也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而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路面主要的建筑材料,研究其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累积进程以及疲劳寿命预测是研究沥青路面疲劳损伤破坏的重要手段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沥青路面随机疲劳累积损伤机理研究(51038004)”,通过不同加载方式下四点弯曲小梁疲劳试验,揭示了沥青混合料各性能指标参数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基于劲度模量衰减的与加载历史及次序相关的沥青混合料非线性疲劳损伤研究,对于改善现有的沥青路面结构疲劳设计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
通过4种应变水平下的单级荷载加载的四点弯曲小梁疲劳试验,提出了确定初始劲度模量以及失效判据的方法,据此给出了单级荷载作用下与劲度模量和应变大小相关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测方程,同时分析不同应变水平下弯拉劲度模量的衰减规律,建立了与加载次数,加载大小及劲度模量相关的幂函数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确定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演变呈非线性的特性。
通过不同加载方式的多级等幅荷载下的疲劳试验,获得了不同荷载大小、不同加载次数及不同加载顺序下弯拉劲度模量、耗散能变化率等疲劳损伤相关指标的衰变规律。运用以往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不能准确拟合多级荷载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累积损伤,预测的疲劳寿命与试验结果相差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与加载历史,加载次序相关的疲劳寿命预测方程,其预测结果比以往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更准确,引入加载历史和加载次序作为疲劳损伤参数更具有优越性。
采用数字散斑相关(DSCM)测量系统,基于Matlab平台结合分形理论数值计算方法自行编程,对多级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累积的宏观体现-裂缝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了荷载转换时疲劳损伤累积途径的变化;同时通过改变低-高应变水平加载次数的比例,确定沥青混合料在低-高加载模式下存在“锻炼效应”,通过以上研究对多级等幅荷载变换时疲劳损伤出现延迟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深入分析了多级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损伤累积规律,并对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的沥青混合料破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载历史与加载顺序对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的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一种能反映损伤现状以及加载历史、加载次序相关的基于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的沥青层破坏评价的新体系,实例分析表明,它比现有的基于Miner线性准则建立的疲劳破坏评价体系更能反映路面沥青层的实际情况。
本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沥青路面在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累积规律,为以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作为控制指标的沥青层破坏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对于完善沥青路面疲劳设计方法,提高沥青层的耐久性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周长军,杨光;水泥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7期 |
2 |
刘爱;沥青混合料质量分析及控制[J];山西建筑;2003年04期 |
3 |
马云朗;彩色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施工简介[J];市政技术;2003年01期 |
4 |
陈耀典;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原因及改善措施[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年02期 |
5 |
李智,徐伟,王绍怀,张肖宁;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
6 |
张淼;李凯峰;刘福坤;;浅谈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症状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1期 |
7 |
李立寒,曹林涛,罗芳艳,郭亚兵;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
8 |
蔡建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控制与配合比调试[J];山西建筑;2004年07期 |
9 |
马立军,谭积青,姚学昌;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广东公路交通;2004年01期 |
10 |
王捷,吴建浩;关于沥青混合料密度测试计算方法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5期 |
11 |
李金钟,赵亚男;SMA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2 |
陈淑华,张庆彦;现阶段沥青混合料研究与应用[J];辽宁交通科技;2004年05期 |
13 |
宋建安
,韩恒忠;几种沥青混合料再生法的比较分析[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4年09期 |
14 |
崔军;浅谈SMA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J];辽宁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
15 |
李晓军,张肖宁,武建民;沥青混合料单轴重复加卸载内部结构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6 |
刘红瑛,戴经梁;水位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7 |
邱永辉,刘伟;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的计算[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4年04期 |
18 |
郑钟名,李岳林,吴敬静;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J];交通科技;2004年06期 |
19 |
郑健龙,吕松涛,田小革;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参数及其应用[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4期 |
20 |
杜英,郭一枝,周恒,刘炳,沈琼华;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现状与发展[J];湖南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