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桩平台振动控制研究
【摘要】:独桩平台是一种适合于浅海边际油田开发的简易平台型式,为了改善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本文首次将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领域中较为成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控制技术引入独桩平台的振动控制。分别对在波浪荷载和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独桩平台动力反应的TMD控制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在波浪荷载作用下,分别按不考虑和考虑流体—桩—土相互作用这两种情况采用随机振动理论分析了TMD对独桩平台波浪反应的控制效果,并进一步讨论了TMD的参数对其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TMD对独桩平台波浪反应有着十分显著的控制效果,因此,TMD是一种非常适合于独桩平台波浪反应控制的结构振动控制技术。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分别按不考虑和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这两种情况分析了TMD对独桩平台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并讨论了TMD的参数对其控制效果的影响。不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时,分别采用随机振动理论和时程分析方法对安装TMD的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方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出在此种情况下TMD对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时,本文采用了一种较为合理而又简单实用的计算模型,并详细讨论了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安装TMD的独桩平台地震反应方程也进行了分析。算例表明,在考虑了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后,TMD对独桩平台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比不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时有所下降,不过仍然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因此,TMD也同样适合于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控制。
此外,为了保证独桩平台工作的可靠性和避免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可能遭受的严重破坏,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隔震构造的新型独桩平台——隔震独桩平台(该平台目前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01215245.5),并采用最近引起广泛重视的磁流变阻尼器(MR阻尼器)对其地震反应进行半主动控制。MR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律以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所得的主动控制力作为参考。数值计算表明,MR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隔震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因此安装有MR阻尼器的隔震独桩平台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简易平台。
|
|
|
|
1 |
杨智春,李斌;多层滑动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的动力学建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年S1期 |
2 |
黄震宇,陈大跃,谢国权,朱成刚,赵春宇;电流变阻尼器的频率自适应减振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
3 |
杨国华,李爱群,程文瀼;结构控震设计中流体阻尼器的指数选择与控制系统设计[J];工业建筑;2003年06期 |
4 |
孙荣;可控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的原理及初步实验研究[J];杭州科技;2003年05期 |
5 |
薛素铎,卞晓芳;SMA-MR阻尼器在大跨度挑篷结构中的减振控制研究[J];空间结构;2005年02期 |
6 |
郑水英,马振飞;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特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
7 |
杨军,李黎,唐家祥,叶昆;铅挤压阻尼器的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05期 |
8 |
郑水英,马振飞;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的原理和实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
9 |
王桦,龚兴龙,朱应顺,张培强;磁流变旋转阻尼器阻尼力矩的数值计算与结构设计[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0 |
;强化式加劲阻尼器[J];上海计量测试;2005年02期 |
11 |
刘鹏;刘红军;滕军;曹天义;;电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及模型参数识别[J];功能材料;2006年05期 |
12 |
姜洪源;郝德刚;孙毅;;钢板厚度对多层波纹转子阻尼器刚度特性的影响[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3 |
邹向阳;王晓天;朱坤;刘方;赵万里;李九阳;;电磁阻尼器性能参数试验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4 |
;用在建筑、桥梁上的阻尼器[J];工程质量;2007年08期 |
15 |
姜洪源;郝德刚;孙毅;АНТИПОВ В А;;多层波纹钢板转子阻尼器能量耗散系数计算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
16 |
褚德英;张志谊;王贡献;华宏星;;瞬态冲击作用下油液阻尼器粘性温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8年08期 |
17 |
王臣;;阻尼器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09年22期 |
18 |
谢龙;丁凯;苗中华;焦素娟;;一种新型液压阻尼器设计、建模与仿真[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0年01期 |
19 |
杨毅青;刘强;王民;;面向车削颤振抑制的多重阻尼器优化设计[J];振动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
20 |
翟少雄;李忠梅;王长胜;王保成;;真空环境下阻尼器阻尼率测试技术研究[J];真空与低温;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