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处理蛋白质和多糖胶体特性的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超高压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和保藏技术,作为这一技术应用的基础,人们不仅要了解超高压处理对食品中微生物和酶的影响,而且应知道超高压处理后食品有关特性的变化。蛋白质和多糖是食品的两类主要成分,并体现出重要的功能特性。本文以豆浆,大豆分离蛋白、乳粉、明胶等蛋白质胶体和卡拉胶、琼胶、果胶等多糖胶体为对象,在≤500MPa、常温、0~30min的条件下,研究超高压处理后胶体有关理化性质的变化,以认识和总结其规律。
结果表明:豆浆的浊度在>200MPa压力处理后略有下降,但沉降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提高,油脂、pH和糖分对这种变化有影响。超高压处理使得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明显改善。扫描电镜的观察显示,压力处理后豆浆和大豆分离蛋白中的蛋白质颗粒的粒径下降,而脂肪球增大。超高压处理后,豆浆和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粘度增加,这主要是蛋白质颗粒降解、浓度增加所致;乳粉溶液处理后也有类似的变化。超高压处理后大豆蛋白溶液的粘弹性也相对提高,其中豆浆的弹性在≤200MPa增加,之后降低。对蛋白质结构的化学分析和红外扫描分析表明,≤400MPa超高压处理后,蛋白质分子发生降解、伸展,二硫键部分断裂,内部疏水基团外露,使其巯基含量和相对疏水性均增大,蛋白质的表面性质和形成凝胶的能力加强,所形成的凝胶细腻、持水性高,凝胶强度略低,但明胶凝胶处理后强度有所提高;电泳的结果还显示,500MPa的压力导致大豆蛋白部分凝聚。
分子量大,在溶液中呈一定卷曲状态的多糖胶体,超高压处理后由于分子结构的伸展,极性基团外露,使其电荷量和溶剂化作用增强,溶液的粘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1997
【分类号】:TS201.2
|
|
|
|
1 |
张莉;陈乃富;;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
2 |
田晓琴;宋社果;;超高压对鲜牛奶杀菌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
3 |
刘坚;江波;李艳红;张涛;沐万孟;;超高压对鹰嘴豆分离蛋白起泡性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
4 |
陈洪卫;陈林海;;Nisin效价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
5 |
闫亚美;冉林武;刘兰英;李晓莺;;硫酸酯化多糖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
6 |
曾庆祝,曾庆孝;海洋贝类(牡蛎、扇贝、文蛤等)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2年03期 |
7 |
连丽娜,张平,纪淑娟,阎瑞香,王莉;果蔬可食性涂膜保鲜研究现状与展望[J];保鲜与加工;2003年04期 |
8 |
周柏玲,杨丽莉,李蕾,李艳琴;丁香和桂皮提取物对果蔬抑菌效果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03年06期 |
9 |
陈志周,张子德,田金强,迟建,于志彬;增强剂和交联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04年02期 |
10 |
周昕,甘琦,赵斌元,刘预,胡克鳌;可食性复合保鲜膜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保鲜与加工;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