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外旁通柜热电磁多物理场分析
【摘要】:
外旁通柜是ITER整流电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磁体和电源进行过流和过压保护的重要设备。虽然外旁通柜是采用脉冲运行方式,但它短时需流通很大的直流电流,在最恶劣情况下,将有最大峰值约300kA的直流脉冲电流通过。因此,保证在如此大电流下桥臂间的均流和旁通柜的动稳定性是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并且目前在市场上也不可能直接采购,因此必须主要依靠自己进行外旁通柜的设计和研制。
本文首先对外旁通柜的晶闸管进行选型和热模型建立。提出以防止晶闸管结温过高为设计目的,通过建立晶闸管的热阻抗和瞬态热阻抗模型,结合晶闸管的耗散功率以及结温的计算方法,最终确定外旁通柜的晶闸管并联数,并根据外旁通柜的工作状况,分析了单个晶闸管的温升过程。
建立了外旁通柜的电路分析模型,对并寄生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了电路寄生参数、晶闸管通态压降和晶闸管温度等对旁通柜进行大电流的动态直流均流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均流措施,为外旁通柜的结构设计和器件选材上提供理论支持。
建立了外旁通柜的电磁分析模型,结合外旁通柜的设计方案的简化三维CATIA模型,利用多物理分析软件COMSOL对其进行电磁、动稳定性、均流分析,证实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
|
|
1 |
赵珂;微电脑自动均分负载电流控制器的研制[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年03期 |
2 |
肖岚,胡文斌,蒋渭忠,严仰光;基于主从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3 |
许化民!南京210016,陈乾宏!南京210016,阮新波!南京210016,严仰光!南京210016;多路输出DC/DC变换器的并联均流[J];电力电子技术;2000年03期 |
4 |
路秋生;直流稳压电源并联均流及实现[J];电子产品世界;2002年24期 |
5 |
包广清,江建中;一种新型开关电源模块均流技术的研究[J];微特电机;2004年02期 |
6 |
李国霞,李融武,谢保勋;ZEZ-2型智能癌肿治疗仪原理与设计[J];河南科学;1998年03期 |
7 |
王冰,刘宝龙;SS_4改电力机车整流柜均流问题及改进措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8 |
陈永真,刘连东;大功率变频器的实现——功率合成技术[J];辽宁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9 |
冯锋,林新春,段善旭,康勇;一种UPS并联的均流控制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03年01期 |
10 |
魏建玮;张迎雪;;整流器并联技术的研究[J];大众科技;2009年02期 |
11 |
王晓丹;;熊猫牌可并联逆变器的设计[J];通信与广播电视;2005年04期 |
12 |
李春安;蓄热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暖通空调;2003年05期 |
13 |
查申森,郑建勇,苏麟,吴恒荣,陈军;大功率IGBT并联运行时均流问题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年07期 |
14 |
石健将,王惠贞,严仰光;DC/DC模块电源并联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2年03期 |
15 |
张积武;新型整流装置在内燃机车上的应用[J];内燃机车;2005年08期 |
16 |
陈少屏,梁冠安;基于单周期控制均流技术的交错运行变换器[J];电力电子技术;2002年05期 |
17 |
段善旭,陈坚,冯锋,陈君杰;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并联UPS逆变器的均流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24期 |
18 |
郑兵;;静止自并励励磁系统的保护及均流措施探讨[J];华电技术;2009年08期 |
19 |
许其品;魏伟;王永刚;;可控硅整流桥均流的探讨[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0年04期 |
20 |
张蓉;陈道炼;王建华;李旭;;DC/AC并联高频软开关逆变电源[J];电力电子技术;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