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的端到端加密语音传输技术研究
【摘要】: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已逐渐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通信手段。业界在不断发展高速空中接口技术的同时,对移动通信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如何努力弥补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存在的安全缺陷,逐渐完善移动通信网的安全机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在现有移动通信网体系架构下研究端到端的高保密语音通信方法,需求迫切,难度很大,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前瞻性研究课题,得到了“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的资助。
本文主要在阅读掌握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公众移动通信网,从语音信号产生模型、信道传输模型及数据波形映射法三个技术层面对端到端高保密语音的传输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1)通过对现有多种移动通信网结构和语音工作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抽象出移动通信语音服务的一般工作流程,建立了一个具有一般性的通用移动通信语音传输模型,依据该模型将高保密语音的传输问题归结为能有效抵抗声码器有损压缩影响的调制解调算法的设计问题。
(2)结合语音信号产生模型建立了语音合成与调制、语音线性预测分析与解调之间的关联,提出了SA-SVQ (Simulated Algorithm-Split Vector Quantization)矢量量化算法及SCAMDF (Simplified Circular Average Magnitude Difference Function)基音检测算法,设计了用于GSM FR声码器的调制解调算法,能够有效地抵抗声码器波形畸变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3)提出了GSM FR级联声码器黑箱信道传输模型。通过引入apFFT算法对信道模型进行频率响应系统识别,解决了经典DFT和FFT算法需要进行复杂频偏校正才能获得正确相位值的问题。给出了GSM FR话音业务信道的等效滤波器模型,根据辨识结果及其等效模型,提出了采用OFDM技术实现调制解调的方法,通过合理设计OFDM参数实现了可靠、有效的数据传输。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
(4)将“建模-辨识-验证-设计”的方法推广应用到我国现有的其他移动级联声码器信道,仿真结果表明,各类声码器信道能否有效传输传统调制信号(如OFDM、QPSK、FSK等调制信号)与信道对单频余弦信号的传输特性有关。对GSM HR和CDMA2000 EVRC两种声码器业务信道难以有效传输单频余弦信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
(5)将OFDM符号生成过程推广为数据到波形集的映射,引入遗传算法作为波形寻优的实现手段,在综合信道对波形频率、相位和幅度畸变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波形符号生成方法,有效提高了算法效率和误码性能,并推广应用到GSM FR话音业务信道。
初步的模拟实验表明文中的基本结论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价值,可以为下一步原理样机的研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
|
|
|
1 |
E.R■cole;T.L.Boynton;吴东志;;一种实时浮点可变帧速率的LPC声码器[J];通信技术;1983年02期 |
2 |
张浚民;摩赛克声码器简介[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91年01期 |
3 |
孔俊宝;线性预测语音数字的编码技术[J];数字通信;1997年03期 |
4 |
王都生,樊昌信;1200/2400bps改进型多带激励声码器的实时实现[J];电子学报;1999年01期 |
5 |
;单芯片定点DSP在多路话音谱带式声码器中的应用[J];电脑开发与应用;1995年01期 |
6 |
许霭云,吴坚;GSM和CDMA中的语音编码技术[J];江苏通信技术;1999年05期 |
7 |
孙凤杰,王艳霞,祁兵;Q4401可变速率声码器及其应用[J];现代电力;1999年01期 |
8 |
李军林,杜松,崔慧娟,唐昆;0.8kb/s高质量声码器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9 |
张建伟,贺天宏,李军林,崔慧娟,唐昆;高质量的0.6kb/s声码器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0 |
R.M.Schwartz;于增贵;;300—400b/S声码器方法比较[J];通信技术;1985年02期 |
11 |
杨立东;LPC声码器中白噪声产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J];数据通信;1994年01期 |
12 |
傅世友;语音编码与语音芯片[J];电声技术;1995年03期 |
13 |
戴怀宇,曹志刚;语音增强IMBE声码器研究[J];通信学报;1998年04期 |
14 |
王少勇,王秉钧;语音编码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天津通信技术;2000年02期 |
15 |
顾玉华;万嘉若;王凯;;前置窗格型算法及其在数字语音信号合成中的应用[J];信号处理;1985年04期 |
16 |
齐咏杰,张立志,陆杰青,韦永高;基于CDMA系统的QCELP声码器设计[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7 |
杨秦,高文昌,翟文军;CDMA基站控制器话音通路的测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8 |
田中善一郎;谷守仁;;旨在提高话音质量的低速数字话音传输系统——2400比特/秒声码器的实用[J];通信技术;1979年02期 |
19 |
郭静宜;胡异;王玉珍;;对一种单板声码器的浅析[J];通信技术;1991年04期 |
20 |
赵芝;;16路CEERI声码器[J];通信技术;197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