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航行自抗扰控制器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船舶航行控制器是重要的船舶操纵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航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由于船舶的动态特性具有大惯性、大时滞、非线性等特点,而且还受到大负载变化和风、浪、流等各种干扰的影响,使得传统PID船舶航行控制器难以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试采用自抗扰控制技术解决船舶航行控制的鲁棒性问题。
自抗扰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型非线性控制方法,在一类模型不确定系统中已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该方法用扩展状态观测器估计出系统所受实时总和干扰,包含内部动态和不确定外部干扰,通过动态补偿线性化方法把系统变成积分器串联型系统,然后用非线性误差状态反馈完成一类模型不确定对象的控制。
本文首先介绍了船舶航行运动数学模型,给出并分析了风、浪、流的等效干模型,最终选择带有舵机非线性特性的Bech模型作为本文的仿真研究对象。然后在分析经典PID控制器优缺点基础上,介绍了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自抗扰控制器的标准结构。针对带舵机非线性特性的Bech模型,本文将使用三阶自抗扰控制器作为船舶航行自抗扰控制器。
本文采用经NCD优化过的船舶航行PID控制器与船舶航行自抗扰利控制器进行对比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优化PID,船舶航行自抗扰控制器,在航向保持、航向改变、外界低频干扰、参数摄动、模型改变等条件下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最后给出了船舶航行自抗扰控制器和部分外围器件的硬件设计,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硬件平台,为船舶航行自抗扰控制器从理论转化成产品做了些铺垫。
|
|
|
|
1 |
李海生,朱学峰,董宇;自抗扰控制器在非线性化工过程控制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2 |
李海生,朱学峰;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与优化方法研究[J];控制工程;2004年05期 |
3 |
高杨,吴丹,易旺民,司勇;自抗扰控制器在非圆车削中的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年10期 |
4 |
侯远龙;王引生;;自抗扰控制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8年08期 |
5 |
孟力;;测试转台的自抗扰控制器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年04期 |
6 |
黄一,张文革;自抗扰控制器的发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04期 |
7 |
康忠健;王清伟;黄磊;刘宗清;;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抗扰控制器参数优化[J];信息与控制;2008年05期 |
8 |
苏剑波,邱文彬;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机器人无标定手眼协调(英文)[J];自动化学报;2003年02期 |
9 |
马红雨,苏剑波;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机器人无标定三维手眼协调[J];自动化学报;2004年03期 |
10 |
高龙,韩俊生,李崇坚,李发海;非线性鲁棒自抗扰控制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11 |
林飞;孙湖;郑琼林;夏岩峰;;用于带有量测噪声系统的新型扩张状态观测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年06期 |
12 |
张晓东;童少为;;用MATLAB仿真分析自抗扰控制器的整定参数[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31期 |
13 |
徐春梅;杨平;彭道刚;;非线性对象的自抗扰控制仿真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4 |
苏杰;张兰珍;李向菊;;自抗扰控制器的分析及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08年06期 |
15 |
孙德辉;张莹;李志军;张玥;;基于ATmega128单片机的自抗扰控制器设计[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16 |
韩京清;自抗扰控制器及其应用[J];控制与决策;1998年01期 |
17 |
孙立明,姜学智,李东海;一类非线性对象的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英文)[J];自动化学报;2004年02期 |
18 |
陈新龙;杨涤;翟坤;朱承元;;一类光滑控制函数构造研究[J];宇航学报;2007年06期 |
19 |
邱兆军;纪恩庆;肖维荣;;模型自抗扰控制器在无主轴凹版印刷机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伺服控制;2008年10期 |
20 |
贾未;伊凤;刘德君;高兴华;;自抗扰控制器在电弧炉电极控制系统中应用[J];电气传动;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