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润土和塘泥对酸性土壤的改良研究
【摘要】:
本试验在海南砖红壤中施用膨润土和塘泥两种改良剂,通过两年的盆栽试验测定盆栽土壤部分化学性质和作物生长指标,评定膨润土和塘泥的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
1膨润土:
处理1(15.7g/pot)在试验第一年、第二年都能降低土壤EA,提高土壤pH、CEC、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和促进作物生长,其中在第一年内能极显著提高土壤提高土壤CEC、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第二年内能极显著降低土壤EA,提高土壤CEC、交换性盐基总量和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作物株高;第三年处理效果不佳。
处理2(31.4g/pot)在试验处理1在试验第一年、第二年都能降低土壤EA,提高土壤pH、CEC、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和促进作物生长。其中第一年能极显著提高土壤pH、CEC、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显著提高作物株高,第二年能极显著降低土壤EA,提高土壤CEC、交换性盐基总量和作物产量。第三年处理效果不佳
处理3(62.8g/pot)试验第一年、第二年都能降低土壤EA,提高土壤pH、CEC、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和促进作物生长。其中第一年能极显著提高土壤pH、CEC、交换性盐基总量,显著提高土壤盐基饱和度、作物产量和株高,降低土壤EA,第二年能极显著降低土壤EA,提高土壤CEC、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和作物产量。第三年处理效果不佳。
处理4(125.7g/pot)在试验期间能降低土壤EA,提高土壤pH、CEC、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和促进作物生长。第一年除EA外,各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第二年各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第三除pH外,各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5(251.3g/pot)在试验期间能极显著地提高或降低所测定的土壤化学指标和作物生长指标。
2塘泥:
处理1(31.4g/pot)在试验第一年能降低土壤EA,提高土壤pH、CEC、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作物产量和株高,其中CEC、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
|
|
|
|
1 |
张雪林;浙江省海岛土壤发生特征及其分类[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2 |
李霁,刘征涛,舒俭民,高吉喜,汤大钢;中国中南部典型酸雨区森林土壤酸化现状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5年S1期 |
3 |
袁颖红;樊后保;李燕燕;刘文飞;廖迎春;沈芳芳;黄荣珍;;模拟氮沉降对土壤酸化和土壤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4期 |
4 |
刘鸿雁,黄建国;缙云山森林群落次生演替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1期 |
5 |
郇恒福;刘国道;Michael Webb;Suzane Berthelsane;李运祥;;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砖红壤交换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09年11期 |
6 |
李志勇;陈建军;王彦辉;于澎涛;杜士才;何萍;段健;;重庆酸雨区人工木荷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8年03期 |
7 |
W.Kevin Hicks;Johan C.I.Kuylenstierna;Anne Owen;Frank Dentener;Hans-Martin Seip;Henning Rodhe;马泽清;哈艳梅;;亚洲土壤对酸化的敏感性:现状与展望[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8年04期 |
8 |
潘根兴;土壤酸化过程的土壤化学分析[J];生态学杂志;1990年06期 |
9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分类课题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初拟[J];土壤;1985年06期 |
10 |
安俊岭,黄美元,陶树旺,胡朝霞;长期土壤酸化模型(LTSAM)[J];环境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
11 |
袁嗣良;美国土壤分类和土壤调查研究情况[J];土壤;1979年05期 |
12 |
顾也萍,黄宣正,胡罗生,孔繁良;黄山土壤的特性及分类[J];土壤;1991年05期 |
13 |
马履一,翟明普,林平;京西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14 |
张仁绥;黄碧护;刘世全;;四川省三个自然保护区箭竹生长与土壤条件关系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
15 |
温达志,周国逸,孔国辉,郁梦德;南亚热带酸雨地区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土壤与地表水现状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0年05期 |
16 |
郭景恒;张晓山;蒋春来;赵大为;涂志江;向仁军;罗家海;;酸性森林土壤中Al_i/(Ca+Mg)摩尔比值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7期 |
17 |
刘经雨;何绍箕;;杭州西郊的土壤及其分布规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78年01期 |
18 |
蒋云东;李思广;杨忠元;李明;周静永;;土壤化学性质对思茅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19 |
黄玉溢;陈桂芬;刘斌;林世如;杨心仪;;广西猫儿山土壤形成特征及其系统分类[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1期 |
20 |
汪雅各,盛沛麟,袁大伟;模拟酸雨对土壤金属离子的淋溶和植物有效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198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