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高速切削温度场建模及仿真研究

李大鹏  
【摘要】:高速刀具是实现高速铣削的关键因素。高速铣削过程中刀具会因铣削温度、热力耦合场影响等因素而发生破损。由于高速合金立铣刀在汽车、航天、模具等行业的应用,高速铣削技术将成为每个国家先进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铣削温度作为加工过程中的物性指标,是影响铣削刀具磨损和破损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针对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高速铣削时的温度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运用螺旋线螺旋面理论,基于立铣刀的结构特征,通过端面轮廓沿立铣刀刃线扫描,建立了立铣刀三维螺旋面。铣刀刃口特征的参数由软件实测得到,完成整体立铣刀三维模型的建立。 其次,侧铣是立铣刀常态的切削方式,但横刃也同时参加切削,所以它属于斜角自由切削。本论文在温度建模时,也考虑横刃切削产生的热量,通过立铣刀横刃不等厚度切削建立了横刃温度场预测模型;通过线热源微元沿着立铣刀螺旋刃的轨迹进行轴向积分,建立了立铣刀侧刃的温度场预测模型。由横刃和侧刃的温度场叠加,完成整个立铣刀温度场预测模型,最后对立铣刀的积分限进行了界定。 然后,进行平底铣刀温度场仿真分析。在立铣刀刀-屑接触面一步一步施加线性热载荷,经求解得到立铣刀随相位变化的温度分布状况。随着立铣刀铣削相位的不断变化,立铣刀最大温度始终分布在立铣刀刀尖,在立铣刀的前刀面距离刃口一定位置也存在较高的温度分布。在螺旋面沟槽产生高温点是由摩擦热源及剪切热源共同作用引起的,在立铣刀刀尖产生最大温度是由于侧刃和横刃的剪切热源及摩擦热源热量积聚作用而引起的。剪切热源和摩擦热源随着铣削过程的深入而不断增大,立铣刀铣削温度也不断升高。通过对平底铣刀温度场进行仿真,可求出立铣刀的温度分布,从而为改进立铣刀受周期性热冲击状况、进行立铣刀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立铣刀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研究了立铣刀铣削过程中的导热反求应用,建立了立铣刀铣削过程中的反求传热学模型。用试验值反求出立铣刀表面的热流密度,并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出该热流密度下平底立铣刀的三维温度场分布,与红外成像仪热成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立铣刀温度场导热反求的可行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必忠;;新型多用立铣刀[J];工具技术;1990年08期
2 吴道全,石琳;关于圆柱形球头立铣刀结构的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3 张春梅,刘亚玲,刘永吉;直柄立铣刀切削稳定性的分析[J];工具技术;2004年08期
4 高峰;立铣刀脆断原因分析[J];煤矿机械;2005年05期
5 ;紧固锥柄立铣刀用的夹头[J];机械工人.冷加工;1959年09期
6 晶磊;立铣刀磨床[J];工具技术;1979年01期
7 杜颖虹;;利用废旧立铣刀制成专用刀具[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6年08期
8 杨广勇;;一种高耐用度的粗—精立铣刀[J];水利电力机械;1991年01期
9 俯拾;α型立铣刀[J];工具技术;1992年12期
10 董玉文;剖析Minicut立铣刀的奇特外形[J];机械工程师;2001年09期
11 宫明德;;废钻头改磨立铣刀[J];机械工人.冷加工;1957年02期
12 阎开印 ,周汝忠;硬质合金可转位长刃立铣刀加工表面波度误差的补偿[J];工具技术;2001年09期
13 ;大螺旋角立铣刀[J];机械制造;1966年05期
14 ;立铣刀装卡结构的改进[J];机械工人.冷加工;1977年03期
15 张毅力;焦文美;;立铣刀夹头[J];机械制造;1984年07期
16 岩人;;精密槽深铣削装置[J];汽车工艺与材料;1986年05期
17 王跃喜;;测量三齿立铣刀用游标卡尺[J];工具技术;1990年11期
18 俯拾;;UT涂层立铣刀[J];工具技术;1993年05期
19 俯拾;多涂层立铣刀[J];工具技术;1994年07期
20 顾聚忠;立铣刀对钻模孔的精镗法[J];机械制造;199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少伟;高长水;;聚晶金刚石微细立铣刀制造关键工艺研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郑春禄;耿玉香;;CAM软件中数控铣削刀具选择和铣削参数设置[A];企业应用集成系统与技术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3 金凡亚;许泽金;沈丽如;童洪辉;;多弧离子镀TiN涂层提高立铣刀使用寿命研究[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金裕林;;无钴超硬高速钢W12Mo3Cr4V3N的试验和应用[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何正嘉;曹宏瑞;;数控铣削加工刀具故障溯源的内积原理[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岳晓斌;孔金星;雷大江;;高速铣削过程铣削力建模及析因试验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7 李长山;王洪涛;王振刚;;ZF15—550型GIS产品中动触头加工工艺研究[A];第一届电器装备及其智能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郑金兴;张铭钧;孟庆鑫;;面向数控加工物理仿真的铣削力建模与仿真[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任力军;;屏蔽盒数控铣加工工艺及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7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雷建军;孙志平;李国伟;;屏凸模加工精度的研究[A];电子玻璃技术学术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继明;梯度涂层高速钢刀具切削性能及磨损失效机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2 李忠群;复杂切削条件高速铣削加工动力学建模、仿真与切削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3 宋清华;高速铣削稳定性及加工精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唐委校;高速切削稳定性及其动态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郭强;复杂曲面高性能侧铣加工技术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皇攀凌;面向钛合金铣削的变齿距立铣刀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魏兆成;球头铣刀曲面加工的铣削力与让刀误差预报[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鹏;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高速切削温度场建模及仿真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3年
2 胡娜;基于加工特征的数控铣削刀具选配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3 战忠波;聚晶金刚石微细立铣刀的设计制造及其微细铣削试验[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米蓉;立铣刀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研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宋灵明;加工钛合金立铣刀参数优化与铣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D];东北大学;2008年
6 鞠华伟;热管式立铣刀温度场及动态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满国硼;GF系列立铣刀的有限元分析及参数优化[D];湖南大学;2012年
8 侯立群;激光熔覆技术制造立铣刀的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9 曲会玲;高速立铣刀优化设计[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杨明伦;基于噪声辅助经验模态分解的铣削刀具破损监控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向阳;中国已成为山特维克可乐满第三大市场[N];中国工业报;2010年
2 青讯;日立工具公司开发出新型涂层技术[N];消费日报;2008年
3 田都顺;改制攻坚树旗帜[N];中国航空报;2000年
4 王辉;西南工具公司以创新谋发展[N];中国航空报;2003年
5 彭峰平;破产重组带来企业勃勃生机[N];中国航空报;2003年
6 鞠悦冰;掌握自主技术 提升核心能力[N];中国航空报;2005年
7 姚承岳;上工经济效益实现跨越式增长[N];中国工业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严曼青;完备的研发体制造就出的山高品质[N];机电商报;2007年
9 记者 徐光胜;“二工具”并入“一工具”[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李鹏飞 王铁林;阜城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发展[N];衡水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