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网箱养殖海域环境因子与细菌数量的调查及弧菌属细菌的分布
【摘要】:
于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对湛江港港内三个网箱养殖海域表层海水进行了12个月的采样,调查了九个环境因子(水温、盐度、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无机磷、亚硝酸盐氮、叶绿素a)、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弧菌数量以及弧菌种群的时空分布;分析细菌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用环境因子、细菌指标对该海域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利用弧菌属细菌种群分布规律来评价海港养殖海域环境质量的初步方法,对东南部海港养殖生境退化的监测和评估、鱼病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表层海水中的细菌数量动态
1.异养细菌数量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海水中异养细菌数量基本变化趋势是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营养盐丰富的时期比缺乏营养盐的时期高,并与陆源水的量成正比;鱼病的出现,水体的污染,异养细菌也会暴增。各站点之间比较,水体交换能力差的站点高于交换能力强的站点,最小值均出现在非重污染区,最大值在污染严重区。异养细菌的峰值有三个,升温过渡期(3-4月)、陆源水充足期(7-8月)、降温过渡期(10-11月)。这三个时期内共同特点,营养盐丰富,污染较严重。
2.弧菌数量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海水中弧菌数量基本变化趋势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季节性分布规律与异养细菌相差不大;弧菌数量在站点间的差异、峰值的出现,与异养细菌的规律基本一致;相关性分析显示,无论是时间或是空间分布,弧菌数量与异养细菌数量都是正显著相关(P0.05)。
二.细菌与水体关系的研究
1.细菌与水体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海水中无论是异养细菌数量还是弧菌数量,都与温度、氨氮、亚硝酸盐氮、无机磷、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盐度和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H、COD的相关性不明显。
2.根据细菌对水体环境质量的评价
根据异养细菌数量评价结果,调查的湛江港养殖海域季节性污染分布明显,夏级和秋季属于重污染,春季向重污染趋势发展,冬季中污染。
三、弧菌属细菌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从湛江港养殖海域分离了429株细菌,其中弧菌属细菌297株,鉴定到14种弧菌,主要的弧菌种有六种,分别是哈维氏弧菌、费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梅氏弧菌、溶藻弧菌和霍乱弧菌,其中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霍乱弧菌等四种,是主要的致病弧菌。
2.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与COD、氨氮、亚硝酸盐氮、无机磷、叶绿素a呈正相关,而费氏弧菌截然相反,呈负相关。
3.湛江港养殖水域,在冬季,主要以费氏弧菌为优势种出现,对应的水体环境相对良好;在夏季、秋季、春季,主要以哈维氏弧菌出现,相应水体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这两种菌谁是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可以作为水体好坏的一种依据,但有关研究资料太少,需进一步研究确证。
|
|
|
|
1 |
覃映雪,池信才,苏永全,王德祥,陈信忠;网箱养殖青石斑鱼的溃疡病病原[J];水产学报;2004年03期 |
2 |
范文辉,黄倢,王秀华,史成银,刘莉;养殖大菱鲆溃疡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5年05期 |
3 |
刘力铭;钱爱霞;鄢庆枇;覃映雪;;哈维氏弧菌TS-628菌株趋化性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
4 |
郝贵杰;沈锦玉;曹铮;潘晓义;;抗哈维氏弧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性鉴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7年09期 |
5 |
覃映雪;苏永全;陈雅芳;王军;;哈维氏弧菌TS-628菌株胞外产物(ECP)蛋白酶活性的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8年01期 |
6 |
刘湛军;梁海鹰;吴灶和;简纪常;;2种弧菌鞭毛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7 |
姜敬哲;张微;王江勇;王瑞旋;刘广锋;;哈维氏弧菌感染的杂色鲍全组织均一化cDNA文库的构建[J];南方水产;2010年05期 |
8 |
周宸,陈月忠;对虾发光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及病理学观察[J];福建水产;2001年03期 |
9 |
徐晓津;徐斌;王军;苏永全;张之文;陈心;;哈维氏弧菌人工感染大黄鱼的组织病理学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0 |
陈月忠;黄万红;蔡清海;周宸;杨火盛;;闽南地区鲍溃烂病的研究[J];福建水产;2008年04期 |
11 |
侯晓阳;孙铂光;刘吉文;孙婧;张晓华;;哈维氏弧菌VIB645毒性相关质粒的结构解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
12 |
陈吉祥,杨慧,颜显辉,钟英斌,张晓华,李筠;致病性哈维氏弧菌溶血素基因克隆及其检测[J];中国水产科学;2005年05期 |
13 |
潘晓艺,沈锦玉,尹文林,曹铮,马海其,常抗美;哈维氏弧菌黑鲷分离株BK-1培养条件优化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4 |
张崇文;于涟;毛芝娟;褚武英;钱荣华;;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水产学报;2006年01期 |
15 |
陈月忠;黄万红;;应用噬菌体检测对虾发光病致病菌哈维氏弧菌的可行性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6 |
郝贵杰;沈锦玉;徐洋;姚嘉赟;潘晓艺;尹文林;;大黄鱼病原哈维氏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J];水生生物学报;2009年03期 |
17 |
沈锦玉;潘晓艺;尹文林;郝贵杰;曹铮;;大黄鱼细菌性病原哈维氏弧菌培养特性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9年S1期 |
18 |
张静;施慧;谢建军;许文军;;利用LAMP法快速检测致病性哈维氏弧菌[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19 |
;科技动态[J];中国水产;2007年10期 |
20 |
张凤萍;彭志兰;张健;柳敏海;傅荣兵;罗海忠;;鮸鱼弧菌病病原菌(哈维氏弧菌)的分离与鉴定[J];微生物学报;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