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和神经干细胞联合治疗实验性脑性瘫痪的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和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 NSC)联合治疗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幼鼠肢体运动功能、学习和记忆能力、脑组织凋亡基因bax及抗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并对针刺联合NSC疗法治疗实验性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机制进行探索,为临床小儿CP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内容和方法:
1、实验动物及分组:7日龄SPF级SD幼鼠68只(体重:12g~20g),随机选取12只作为①正常对照组;HIBD成功模型随机分成以下4组:②模型组;③单纯针刺组;④单纯NSC组;⑤针刺+NSC组,每组12只。
2、治疗阶段:包括针刺治疗和NSC治疗,其中NSC采用幼鼠尾静脉注射。
3、行为学检测:包括悬吊试验、斜坡试验和Y迷宫试验。
4、取材:术后21天对正常组和实验组幼鼠断颈取材,用HE染色法观察其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计数海马组织正常神经细胞数目;用TUNEL法检测其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并测出凋亡神经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脑组织bcl-2、bax基因的蛋白质表达。
5、数据整理,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行为学检测:悬吊试验、斜坡试验、Y迷宫试验中,③单纯针刺组和④单纯NSC组与②模型组相比,各项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单纯针刺和单纯NSC均不能明显改善幼鼠的肢体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⑤针刺+NSC组与②模型组相比,各项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针刺联合NSC能显著提高幼鼠的肢体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智力水平)。
2、bcl-2基因和bax基因的蛋白质表达:⑤针刺和NSC组与②模型组相比,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针刺联合NSC能够明显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质表达、抑制凋亡基因bax的蛋白质表达;③单纯针刺组及④单纯NSC组与②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脑组织肉眼观察:取材可见②模型组左侧脑组织出现大面积坏死,空泡,右侧脑组织组织结构正常;③单纯针刺组、④单纯NSC组、⑤针刺+NSC组左侧脑组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坏死和空泡区域,但程度都比②模型组较轻,其中⑤针刺+NSC组比③单纯针刺组和④单纯NSC组左侧脑组织损伤程度更轻。
4、脑组织HE切片:与②模型组相比,③单纯针刺组、④单纯NSC组、⑤针刺+NSC组幼鼠海马变性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病理形态学明显改善,其中⑤针刺+NSC组海马变性神经细胞数目最少,脑组织病变程度最轻。
5、神经细胞计数:(1)海马正常神经细胞数目:②模型组与①正常组相比,均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HIBD后幼鼠海马正常神经细胞数目显著减少;③单纯针刺组和④单纯NSC组与②模型组相比,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单纯针刺治疗和单纯NSC治疗都不能明显提高HIBD后幼鼠海马正常神经细胞数目;⑤针刺+NSC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⑤针刺+NSC组可明显提高HIBD后幼鼠海马正常神经细胞数目。(2)脑皮质组织细胞凋亡:③单纯针刺组和④单纯NSC组与③模型组相比,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单纯针刺和单纯NSC都不能明显抑制幼鼠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⑤针刺+NSC组与②模型组相比,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针刺联合NSC治疗可明显抑制幼鼠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凋亡。
结论:
1、单纯针刺或单纯NSC都不能明显改善缺血缺氧性脑瘫模型幼鼠肌力、随意运动、学习记忆能力(智力)。
2、针刺和NSC联合治疗对缺血缺氧性脑瘫模型幼鼠的肌力增长、随意运动的恢复、学习和记忆能力(智力)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3、针刺和NSC联合治疗对缺血缺氧性脑瘫模型幼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基因bax的蛋白质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抗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质表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246.6;R742.3
|
|
|
|
1 |
刘振寰,马美美,潘佩光,李玉秀;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模式的探讨——附三结合康复模式治疗脑性瘫痪患儿10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
2 |
周可秀;头皮针治疗脑性瘫痪118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
3 |
孙德利,陈汉平;“针灸血清”的研究方法及意义[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4 |
袁海斌,成连英,姚正雄,陈乐云,黄笑,张国勋,王利;湘潭地区小儿脑性瘫痪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年05期 |
5 |
田增民,刘爽,李士月,赵全军,尹丰,郝秋星,周英;人神经干细胞临床移植治疗帕金森病[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
6 |
李成仁,李巍,蔡文琴,苏炳银,陈德英;NOV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损伤大鼠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7 |
李成仁,陈德英,李巍,蔡文琴,苏炳银;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腓肠肌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8 |
李成仁,李巍,蔡文琴,苏炳银,陈德英;神经干细胞移植在恢复损伤脊髓传导功能中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9 |
李巍,李成仁,蔡文琴,周德山;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大鼠脊髓损伤移植处的基因表达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10 |
吴宗辉;虞乐华;贾功伟;;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