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康复疗法、“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综合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评价“靳三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作用,促进“靳三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规范法,标准化,为进一步探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1、病例选择:115例,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发病在2周到6个月的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疗法组36例、康复疗法组42例和“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疗法组37例。三组病例入选时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2、基础治疗:三组患者的基础药物治疗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2005)的方案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给予阿斯匹林防止血小板聚集,给予胞二磷胆碱以营养神经,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等。
3、治疗方法:“靳三针”组:取穴:颞三针、上肢挛三针、下肢挛三针。随症配穴:失语加舌三针;口角歪斜加口三针;腕关节严重痉挛加腕三针:踝关节内翻加踝三针;上下肢痉挛无法伸展加开三针;指趾浮肿加八邪、八风。辨证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风痰阻络加丰隆;气虚血瘀加健侧足三里;阴虚风动加太溪。所有穴位均规定具体的针刺方法、针刺深度、针刺角度、行针次数等参数。康复组:康复训练方案主要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规划教材《康复医学》第三版制定。操作包括:缓解肌张力,坐位平衡训练,坐站转换,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肢控制能力训练。“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治疗方案为“靳三针”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同上。
4、疗程:各组疗程均为28天,针刺治疗和康复训练每周5次,休息2天再继续治疗,共治疗4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28天。
5、疗效评定:对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ADL),分别评定其神经功能、综合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以此评价三种方法的治疗效果。
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三组病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天治疗,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向康复方向变化(P0.001),靳三针组、康复组、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改变值均数分别为3.5、3.5、4.9,以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改变值最大,但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28天治疗,三组病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向康复方向改变(P0.001),靳三针组、康复组、靳三针结合康复组三组改变值(差值均数分别为7.1、6.7、9.1)比较的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做两两比较(SNK法),靳三针结合康复组与单纯靳三针和单纯康复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靳三针疗法的改变值均数大于康复疗法,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14天后NDS疗效比较,三组改善程度依次为靳三针结合加康复组单纯靳三针组单纯康复组,但是秩和检验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显效率依次为靳三针结合加康复组单纯靳三针组单纯康复组,但χ2检验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8天NDS疗效比较,三组改善程度依次为靳三针结合康复组单纯靳三针组单纯康复组,秩和检验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靳三针结合康复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靳三针结合康复组与单纯靳三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靳三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显效率依次为靳三针结合康复组靳三针组康复组,χ2检验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经两两比较,靳三针结合康复组与康复组比较差译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单纯靳三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靳三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功能综合评分(FCA)
治疗前三组病例功能综合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天治疗,功能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向康复方向有改变(P0.001),靳三针组、康复组、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三组改变值(差值均数分别为8.2、7.7、12.78)比较,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做两两比较(SNK法),靳三针结合康复组与单纯靳三针和康复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靳三针与康复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28天治疗,三组病例功能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向康复方向有改变(P0.001),靳三针组、康复组、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三组改变值(差值均数分别为14.6、15.3、23.4)比较,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做两两比较(SNK法),靳三针结合康复组与单纯靳三针组和康复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靳三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
(1)上肢
治疗前三组病例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天治疗,三组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向康复方向改变(P0.001),靳三针组、康复组、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改变值均数分别为8.8、9.1、12.5,以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改变值最大,但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28天治疗,三组病例的简化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向康复方向改变(P0.001),靳三针组、康复组、靳三针结合康复组三组的改变值(差值均数分别为17.6、18.8、25.4)比较,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做两两比较(SNK法),靳三针结合康复组与单纯靳三针组和康复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靳三针与康复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下肢
治疗前三组病例的下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天治疗,三组下肢简化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向康复方向改变(P0.001),靳三针组、康复组、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改变值均数分别为4.9、4.0、5.8,以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改变值最大,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28天治疗,三组病例简化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向康复方向改变(P0.001),三组的改变值均数分别为8.8、8.0、10.7,以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改变值最大,但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治疗前三组病例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天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向康复方向改变(P0.001),靳三针组、康复组、靳三针结合康复组改变值均数分别为12.2、13.0、16.5,以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改变值最大,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28天治疗,三组病例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向康复方向改变(P0.001),靳三针组、康复组、靳三针结合康复组改变值均数分别为24.3、23.9、30.9,以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的改变值最大,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组在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功能、上肢运动功能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纯靳三针组和康复组,表明靳三针疗法与康复疗法的结合可以相互加强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综合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的作用。可以认为二者结合运用能够更好地促进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改善,促进神经功能、综合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虽然靳三针结合康复组对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大于单纯靳三针组和康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并不一定表明靳三针结合康复疗法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不优于单纯靳三针疗法和康复疗法,也可能因为样本例数太少,统计学检验未能显示出客观的阳性结果。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疗法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是否优于单纯靳三针组和单纯康复组,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临床研究。
虽然靳三针疗法对神经功能缺损、功能综合评分、下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改变程度大于康复疗法,但两组间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是否靳三针疗法的治疗效果优于康复疗法,有待临床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246.6;R743.3
|
|
|
|
1 |
邢江淮,张闻东,汪润生;中风后遗症的针灸综合治疗及其前景展望[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年04期 |
2 |
蒋振亚,李常度,李应昆;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治疗近况[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6期 |
3 |
梅天一,周福海;自制胃萎复胶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9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1期 |
4 |
刘庆宪;痰瘀同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
5 |
高怀兰;通脉宁心方治疗冠心痛心绞痛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5期 |
6 |
曹奕;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30例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3期 |
7 |
李珍武;自拟活血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
8 |
李存洲,朱贵祥,崔峰;大剂量清开灵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急性期100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
9 |
庞家善,李树标,陈艳艳;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
10 |
潘启明,张松林,兰小平;自拟偏瘫方配合早期康复治疗脑梗死偏瘫5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
|
|
|
|
|
1 |
王森,刘洁,罗海鸥,唐勇,蓝群;灯盏花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后上肢痉挛30例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5期 |
2 |
黄式福,黄泽婷;针药并用治疗脑中风偏瘫[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
3 |
杨榕;曲崇正;庞维萍;秦渭志;;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导引;2005年10期 |
4 |
杨甲禄;新药(中药)治疗老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国医药学报;1989年03期 |
5 |
张先锋;;针灸并推拿治疗术后尿潴留42例[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6 |
谭盛,黄如训;一种适用于溶栓的脑梗塞模型[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7 |
朱建峰;林敏;陈础;;反射性控制关键点配合针灸治疗偏瘫100例[J];福建中医药;1992年02期 |
8 |
吴恺平,周强英;独取颞三针治疗中风后遗症26例[J];福建中医药;1994年04期 |
9 |
王晓健,沈敏海,林锦祥,钟裕,杜红;脑卒中偏瘫患者电针治疗及其运动功能评价[J];福建中医药;1997年04期 |
10 |
张银开,陶华清,吴强;电针治疗痉挛性偏瘫31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
|
|
|
|
1 |
黄先良;无法创造的是神话,可以创造的是奇迹[J];健康必读;2000年05期 |
2 |
何钊洁,夏国华,尹帼希;“靳三针”结合家庭教育治疗小儿脑瘫[J];广东医学;1998年11期 |
3 |
罗高频,李铁浪,刘海珠;”靳三针”、推拿为主结合药物治疗脑性瘫痪83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年02期 |
4 |
飞翔;;神奇的“靳三针”[J];医疗保健器具;2006年12期 |
5 |
徐明学;靳三针治疗脑病先天愚型的成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Z1期 |
6 |
邓官发;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瑞与靳三针[J];中华养生保健;2004年20期 |
7 |
袁海斌;“靳三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18例疗效观察[J];现代康复;2001年17期 |
8 |
袁青,赖新生,彭增福,施敏,冯淑兰,梁世贤,靳瑞;靳三针治疗精神发育迟滞(MR)2683例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1999年06期 |
9 |
黄波禹,骆雄武;“靳三针”为主治疗儿童弱智82例[J];广西中医药;1997年02期 |
10 |
黎鑑清;“靳三针”,经络学上的独特创举——记广州中医学院针炙系主任、博士导师靳瑞教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996年Z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