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白木香)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研究
【摘要】:沉香为广东省著名的道地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沉香来源于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树脂的木材,具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用治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为沉香化滞丸、沉香曲、沉香养胃丸等逾百种中成药的主要组方原料。
白木香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也是我国生产中药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长期以来由于白木香自然繁殖率低、生态环境的破坏、虫害及人为掠夺式砍伐等原因,使白木香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现被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图》。资源的日趋枯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等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以沉香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的生产与发展。为了确保沉香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我们在电白县观珠镇建立了5000亩沉香(白木香)规范化种植研究基地,开展了白木香种质资源鉴定、生物学特性、种植技术以及药材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沉香药材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现将研究结果概述如下: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查阅了大量的沉香药材研究资料以及与本研究相关的方面资料,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沉香药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药材质量研究方面的薄弱环节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种植基地的确定
(一)种植基地社会历史背景调查
对广东电白县种植地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调查与考证:电白县为白木香自然分布区,该县内历来有白木香野生资源分布,且用药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已具规模,加上政府在政策、土地资源方面的大力协助,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电白县具有发展白木香种植业的优越的社会条件。
(二)种植基地自然条件调查
通过对种植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具有发展白木香种植业的良好的自然条件
(三)种植基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
对种植地的大气、土壤及灌溉水质进行了检测,检测的各项指标均分别达到国家规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S567.19
|
|
|
|
1 |
董克伟;沉香在哮喘病应用的体会[J];中国医药学报;1989年03期 |
2 |
黄如栋,陈明,吴家宁;进口沉香与劣沉香的紫外光谱鉴别[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3 |
兰芹英,方春妍,何惠英,程治英;土沉香成熟胚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1年03期 |
4 |
付新岩,金晓玲;浅谈沉香中醇溶性浸出物的检查质量分析[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年02期 |
5 |
潘国良;沉香及其伪品的薄层色谱鉴别[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年06期 |
6 |
赵云峰;黄锦华;;一种新伪品沉香的鉴别[J];基层中药杂志;1993年01期 |
7 |
任为风,程秀民,曹桂莲,任慧霞;沉香及其伪品的光谱鉴别[J];基层中药杂志;1997年02期 |
8 |
高万山,张厚宝;沉香醇浸出物测定误差原因分析[J];基层中药杂志;1997年04期 |
9 |
高三红,张军丽,丁平,王峥峰,李勤奋,彭少麟;无多糖巴戟天基因组DNA提取物的制备[J];热带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
10 |
仲浩;两种伪品沉香的鉴别[J];山东中医杂志;1994年02期 |
|
|
|
|
|
1 |
李戈;段立胜;杨春勇;赵俊凌;李学兰;;白木香结香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
2 |
刘建存;艾淑珍;粟奕兴;周利平;彭智;傅哲;;沉香化气丸对胃溃疡的疗效分析[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3 |
张好好;蒋昌华;刘庆华;肖月娥;秦俊;黄卫昌;胡永红;;遮荫对鸢尾属品种生理和形态特征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
4 |
张绪成,上官周平,高世铭;NO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4期 |
5 |
程水源,陈昆松,刘卫红,杜何为;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研究展望[J];果树学报;2003年05期 |
6 |
兰芹英,方春妍,何惠英,程治英;土沉香成熟胚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1年03期 |
7 |
李晓征,彭峰,徐迎春,郝日明;不同光强下6种常绿阔叶树幼苗的生理特性[J];广西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
8 |
何梦玲;戚树源;胡兰娟;;白木香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诱导形成[J];广西植物;2007年04期 |
9 |
曹建新;张光飞;张磊;李秀华;苏文华;;滇青冈幼苗的光合和生长对不同生长光强的适应[J];广西植物;2008年01期 |
10 |
林芳花;江顺;叶海宇;廖建良;;我国沉香相关专利的现状分析[J];广州化工;2009年09期 |
|
|
|
|
|
1 |
项艳,朱苏文,程备久;板栗基因组DNA几种提取方法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2 |
程运江,伊华林,庞晓明,郭文武,邓秀新;几种木本果树DNA的有效提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3 |
程秀民,任健,高颜惠,田进国,王科元;二阶导数光谱荧光光谱法鉴别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J];基层中药杂志;1994年02期 |
4 |
许婉芳;去除顽拗植物DNA提取过程中干扰物质的方法[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5 |
叶勤法,戚树源,林立东;土沉香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简报)[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8年02期 |
6 |
戚树源,林立东,叶勤法;沉香中苄基丙酮及其在黄绿墨耳真菌中的生物转化[J];生物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
7 |
王景雪,孙毅,高武军;一种简便实用的植物总DNA提取方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8 |
郑俊民,张连珠,周晖;用热分析技术和红外光谱法鉴别花鹿茸的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9 |
杨峻山;沉香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年01期 |
10 |
杨峻山,苏亚伦,王玉兰;广金钱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