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挥发油及β-细辛醚防治急性心肌梗死的药效学研究及机理探讨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其临床危害甚重,尤其当心肌坏死范围较大时常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等重症或危及生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存寿命逐渐延长,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不断增加,如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患急性心肌梗死,因此病致死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4。本病在我国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心梗发生后如何有效地治疗以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其对生命的威胁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西医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优势,可较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提高存活率,改善后遗症状等。然而,现有的中药制剂离临床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因此,研制更多、更好的吸收快、服用方便、起效迅速、效果明显的中药制剂尤为重要。
研究背景: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石菖蒲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至今有关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直接对心肌梗死的研究更少。本单位近年来一直在研究石菖蒲醒脑开窍的作用,发现石菖蒲有调整CNS兴奋性、提高血脑通透性、对脑中风模型大鼠有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神经细胞凋亡、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其有效部位是挥发油和β-细辛醚。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有许多共同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尤其在动脉硬化、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等方面是共通的。由此设想石菖蒲对心肌梗死也可能有良好的药理作用。于是作者对石菖蒲挥发油及β-细辛醚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进行初步考察,结果发现其在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方面的作用显著。为进一步明确石菖蒲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作用,选择“石菖蒲挥发油及β-细辛醚防治急性心肌梗死的药效学研究及机理探讨”进行研究,以系统考察其作用及探讨机理,为新药开发提供实验基础。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石菖蒲有效部位挥发油及单体β-细辛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药效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研制防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新药提供科学的实验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285
|
|
|
|
1 |
马利平,寿蓉蓉,孙永红,王疆,郑筱祥;SD大鼠高脂血症的造模方法[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2 |
张信岳,郑高利,寿燕,孙永红,龚维桂;石菖蒲的益智和抗惊厥作用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3 |
沙大海;自拟“温胆合剂”治疗痰热型心肌梗塞48例[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3期 |
4 |
郑良朴,范廷校,林久茂,陈小峰;远志、石菖蒲水煎合剂对D-半乳糖导致小鼠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2年04期 |
5 |
冯亚,林炳辉,吴作干,汪碧萍,阮景绰;行气祛痰化浊中药对血小板聚集性红细胞变形性及血液粘度作用初探[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6 |
匡忠生,谢宇晖,李翎,魏刚,邹衍衍,林双峰,方永奇;石菖蒲提取液对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广东医学;2002年05期 |
7 |
李伟,郑天珍,张英福,瞿颂义,丁永辉,卫玉玲;水菖蒲和石菖蒲对大鼠离体胃平滑肌条作用的比较[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8 |
李宗友;菖蒲主要成分β-细辛脑的镇静和降温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年04期 |
9 |
杨帆,陆益,蒙子卿,肖晓兰;α-细辛脑对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10 |
方永奇,吴启端,王丽新,邹衍衍,柯雪红;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镇静作用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1年01期 |
|
|
|
|
|
1 |
孙志广,赵万洲,陆茵,唐玲芳,张珍玲,张世玮;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诱变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2年03期 |
2 |
李嘉琳;海春旭;梁欣;刘瑞;王鹏;;红景天提取物对微粒体LPO模型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2期 |
3 |
洪振丰;陈艳华;周建衡;李天骄;;蓍草提取物预防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1期 |
4 |
陈勤;张蓓蕾;;正交试验优选智力胶囊的制备工艺[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5 |
李芳,秦裕辉,陈显雄,李若存,刘桂焕;牛黄上清胶囊(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年01期 |
6 |
李呈华,王珍;金花消痤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
7 |
李平,王志强;腰痛舒胶囊对寒凝血瘀模型血粘度的影响[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
8 |
梁永;自拟健中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6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
9 |
孙云江;自拟颈舒汤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
10 |
李富玉,许彦来;天乐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
|
|
|
|
|
1 |
张志勇,王桂平;益气活血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65例观察[J];北京中医;2000年02期 |
2 |
孙宁玲,王静毅,邵明举,郭志荣;试用QRSs记分法估价急性心肌梗塞的范围及左室功能[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3 |
王中丽,王桦,胡正国;参麦注射液治疗低血压及对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05期 |
4 |
陈红,章同华,苏定冯;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5 |
李健;;癫癎的中枢神经介质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3年01期 |
6 |
梁春;细胞生长因子与血管新生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8年02期 |
7 |
张彦周;心肌缺血时心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8年05期 |
8 |
罗金容;;a-细辛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9 |
韦金育;;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1986年06期 |
10 |
方永奇,吴启端,王丽新,邹衍衍,柯雪红;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镇静作用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