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摘要】:
研究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五脏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研究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在台北康禾堂中医诊所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针刺选取五脏原穴:神门、太冲、太白、太渊、太溪;对照组选取神门、三阴交、四神聪。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评价疗效。通过Epworth困倦量表、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证候量表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以及组间对比,观察失眠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以及白昼机能状态的改善情况。
结果
1.疗程结束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疗程结束时,Epworth困倦量表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疗程结束时,SAS量表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计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7%,两组的总体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五脏调神”针法具有调节睡眠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夜间的睡眠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白天的机能状态,还可以缓解失眠带来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
|
|
|
1 |
虞成英;情志病的督脉注线调神疗法及治验[J];江西中医药;1995年06期 |
2 |
于颂华,王春梅,刘占芬,张智龙;“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21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
3 |
唐卫华;针灸调神治疗癔症性瘫痪[J];中国全科医学;1999年05期 |
4 |
陶御风;;治不调神医之过——试论《内经》调神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年05期 |
5 |
郭家奎,王立存;“调神通络法”针刺治疗中风病[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6 |
张坤,张玉莲,张静;调神通络针刺法对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03年03期 |
7 |
刘映芬;养心调神寿天年——浅谈中医学的长寿观[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5年01期 |
8 |
原晓风,安笑然,冯晓纯,周静冬,刘春梅;清心调神熄风除痰法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26例[J];中国临床医生;2003年06期 |
9 |
陈雷;调神为主针刺治疗偏头痛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10期 |
10 |
左庆祥;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应重调神养形[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
11 |
孔庆玺;;调神与康复长寿[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
12 |
袁金宝;养脑调神二号胶囊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及三叉神经痛118例介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13 |
孙松辉;论《内经》五脏神的同一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3期 |
14 |
吴高鑫;李琳;;放松针法临床运用举隅[J];四川中医;2007年10期 |
15 |
池内美知子;黎凯;王幼奇;;黎凯教授“调神四法”治疗神经症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06期 |
16 |
旷惠桃;;调神摄生,安度百年[J];今日科苑;2009年01期 |
17 |
孙敬青;张琳;;“老十针”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年07期 |
18 |
李缨;李忠仁;;针刺调神辨析[J];江苏中医药;2009年06期 |
19 |
姜华琦,何旭;武连仲针剌调神验案撷菁[J];国医论坛;1992年06期 |
20 |
邵迎新;;防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应注意调神[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