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归庄研究

刘红娟  
【摘要】:归庄是明末清初重要的作家。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归庄的研究很不充分。本文试图通过有关史籍与他的创作勾画出其人其文在历史中的原貌,希望对归庄的研究有所益助。论文分为四个部分。一、生平考述。主要是勾勒考察归庄所处的时代环境、归庄思想性格特征及其交游。二、思想考索。该部分在梳理归庄实学思想、儒佛观念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归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的变化及原因。三、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该部分以归庄“深其学问,养其性情”的诗论为重点,论述了归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系列诗论主张,并将归庄的诗歌按主题分为国事诗与赏花诗进行论述。四、散文理论与散文创作。该部分在梳理归庄散文创作的师承渊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他对归有光散文的继承和发展。在四个方面论述的基础上,得出应重视归庄在文学史上地位的结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丁瑾;“归奇顾怪”话归庄[J];江苏地方志;2002年02期
2 碎石;漫话“归奇”[J];文史杂志;1991年05期
3 吕晓;;明末清初“金陵胜景图”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04期
4 涂慷;;明末清初的平和窑青花瓷绘艺术初探[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李云;;迈向“经典”的途径——“金庸小说热”在大陆:1976-1999[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刘红娟;;归庄诗学刍议[J];语文知识;2010年04期
7 刘建华;山根幸夫介绍日本研究中国明清社会经济史情况[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8 滋阳;《瓶外卮言》——《金瓶梅》研究的第一部论文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03期
9 许享厚;;《芋老人传》浅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10 赵永纪;略论吴嘉纪的诗[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11 罗仑;明末清初嘉湖地区经营式农场高产的主要原因[J];中国农史;1989年01期
12 汪孝海;《女开科传》成书时间及版本梓行考略[J];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03期
13 黄清和;安化县档案馆征集到明末清初五件珍贵历史档案[J];档案时空;1991年06期
14 聂德宁;;明末清初的民间海外贸易结构[J];南洋问题研究;1991年01期
15 汪慶正;;明末清初景德镇制瓷业的重大转折[J];上海博物馆集刊;1996年00期
16 邹进文;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关于用银问题的论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17 黄黎星;洪承畴母亲“大义凛然”?——对材料的真实性的鉴别[J];阅读与写作;2000年09期
18 罗瑛 ,袁芸;罗辰《桂林山水图》配画诗鉴赏[J];阅读与写作;2001年02期
19 金煜;;纵逸隽雅 挥洒情怀——赏戴明说“溪涧竹石图”[J];收藏界;2003年08期
20 陈美林;透视女性问题的一部新作——评吴秀华著《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蓁;;从归庄佚文辑録略窥遗民文集整理的常见问题[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2 张学昕;何言宏;;“打捞”文学史上的“失踪者”[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2)[C];2009年
3 邹进文;;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关于用银问题的论述[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4 肖文评;;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5 吉尾宽;;日本学界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的趋向[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6 姜镇庆;;战后日本对明代社会经济史的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7 李杨;;对文学史两个新概念的质疑——谈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8 王大学;;朝代更替、社会记忆与明末清初的江南海塘工程[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9 李竹深;;被文坛遗忘的清初诗人李赞元——从《怡老篇》论李赞元的诗歌成就[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余丰;;从明末清初郑氏的海上经营看中国古代的海权维护[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彦;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琼;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苏凤格;明末清初法律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吴秀华;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5 冯玉荣;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D];复旦大学;2005年
6 允春喜;黄宗羲民本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张平仁;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朱天曙;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宋芝业;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世斌;明末清初词风嬗变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娟;归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俊燕;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李祥东;汤斌理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翟杰;明末清初南、北方士人对待西学态度之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碧丽;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的文化生活与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文志华;尤侗事迹征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良镭;江南地区明遗民群体生存方式及相关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贺;毛奇龄学术简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林俊敏;关于明末对天主教批判与反批判的几点认识[D];暨南大学;2008年
10 赵维;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文人价值观[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康年;寓意深邃的瓜瓞形紫砂盂[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罗岗;革命、传统与中国的“现代”[N];文汇报;2010年
3 据新华社;湖南发现明末清初瑶族民居建筑群[N];光明日报;2002年
4 邝知欧;每吨紫檀价格回落至30万[N];威海日报;2008年
5 林兴宅;从郑芝龙看明末清初的中国社会[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刘方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打捞重整中国失落的“文艺复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马来平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明末清初儒学与科学的冲撞与调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让历史回归庄严[N];文艺报;2003年
9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李晓燕;明末清初闭关政策之我见[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朱家雄;韩寒的“文学史焦虑”[N];中国文化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