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稻旱直播技术及应用研究
【摘要】:水稻旱直播是一项节约农业用水、节省劳动力、缩短生育期并且具有较高氮肥利用率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它在我国的发展也较为久远,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并加入到精确农业的行列。广西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旱直播,但是目前推广面积较小,而在发达的江浙一带旱直播面积占到较大比例。本试验目的是为了探索广西旱直播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表现,发掘水稻旱直播在广西的发展潜力,因此本试验安排在南宁、博白、宾阳、全州、横县、北流、灵山、桂平7个县市进行,内容包括旱水对比、品种搭配、播种量、播种密度、氮肥运筹、种子包衣、液体地膜等方面,为广西水稻旱直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结果表明,旱直播生育期缩短主要表现在出苗到分蘖这段时期,生殖生长时期与移栽相同,抽穗期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多,但是灌浆期有早衰现象,氮素谷物生产效率较低,但是成熟期氮素收获指数较高,说明氮素以气态形式挥发较少。旱直播产量高于水直播和水移栽,并且在早造种植增产优势明显,宜采用晚熟品种,桂北适宜播种期在4月上旬,播种量在每亩1.5-2kg为宜。氮肥运筹不应等同于移栽,最好少量多次进行,少施基肥,补施苗肥,增施粒肥,以提高氮肥利用率。防寒液体生物地膜能明显提高有效穗数。旱直播使用旱育保姆相比其他保水剂则具有更好的增产增效作用。
广西旱直播已在柳江、钦州、灵山较小面积种植,其推广还需更多技术支撑,比如高效环保的除草技术,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以生理指标为基础的肥料运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最后从政策、科研、示范和机制几个方面对旱直播推广提出建议,期望该技术能在广西得到良好发展。总之,旱直播的应用前景可观,必定会推动广西水稻的高产高效发展。
|
|
|
|
1 |
吴吉人;陈生令;;因地制宜实行旱直播[J];新农业;1978年Z1期 |
2 |
王广元,梅青;水稻旱直播后期管理[J];山西农业;1997年05期 |
3 |
彭长青,陆彩明,陈云飞,朱兵;机械旱直播水稻高产高效技术体系研究与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03年02期 |
4 |
顾掌根,程旺大,陆建贤;水稻免耕旱直播高产机理及其配套技术研究初报[J];中国稻米;1995年06期 |
5 |
赵挺俊;水稻机械水、旱直播种植De优势[J];江苏农机化;1998年03期 |
6 |
赵挺俊;水稻机械水、旱直播的大面积推广及对发展种植机械的思考[J];江苏农机与农艺;1999年01期 |
7 |
杨志斌,秦占林;水稻旱直播技术及效益[J];江苏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8 |
王建中;沈玉兰;张俊;;水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J];上海农业科技;2008年01期 |
9 |
姜文正,王佩珗,张振中;一季晚粳稻机械水旱直播比较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1957年06期 |
10 |
杨志斌,秦占林;水稻旱直播节劳又增效[J];农家顾问;2005年09期 |
11 |
肖玉凯;水稻机械化旱直播栽培技术试验示范[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1年04期 |
12 |
郑良;水稻覆膜旱直播不同管理方式试验[J];垦殖与稻作;2002年S1期 |
13 |
钱素菊;;水稻旱直播轻型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6年10期 |
14 |
成励民,宋宝初,范德新,薛有桂,何福金;旱直播水稻的农业气象条件研究[J];气象;1993年11期 |
15 |
蒋植宝,韩树林,刘长明,堵宝宏,张静;水稻机械旱直播的研究初报[J];农业与技术;1997年04期 |
16 |
蒋国辉;新疆杂交粳稻旱直播密度和产量结构浅析[J];杂交水稻;1995年04期 |
17 |
王世栋;全凤允;;论水稻机械旱直播的优越性及技术应用[J];北方水稻;1978年05期 |
18 |
沈锦骅;;东北水稻旱直播调查[J];农业科学通讯;1956年01期 |
19 |
姚杰道;水稻机械免耕旱直播全苗的关键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1996年06期 |
20 |
王学文;水稻机械化旱直播化学除草技术是扩大发展北方地区水田的重要途径之一[J];植物保护;197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