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禽白血病病毒流行株的分子鉴定和分型研究
【摘要】:
应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肿瘤病快速鉴别诊断技术,对临床送检的苍白消瘦、有肿瘤病变或肝脾肿大的患鸡病料或本实验室保存的DNA样品250份进行ALV的检测。结果共鉴定出32份有外源性白血病病毒(ALV)感染的样品,阳性率达到12.8%。同时对这些样品进行MDV的检测,结果MDV阳性率高达93.75%(30/32)。
分别从外源性白血病病毒阳性的DNA样品以及普通鸡胚CEF抽提的DNA,用内、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共用的一对引物扩增囊膜基因(env),目的带约长1.26kb。根据已经发表在NCBI的ALV-A、B、E亚群的序列情况,分析多态性酶切位点,运用不同的限制酶BglⅡ,BamHⅠ,SspⅠ进行分型。结果发现,扩增到的目的带只能用对A亚群特异的BglⅡ限制酶或对A、E亚群特异的SspⅠ限制酶切开,而不能用对B亚群特异的BamHⅠ限制酶切开。这表明,所扩增的片段为A亚群和E亚群的ALV。
随机将三份由不同地方的DNA样品扩增到的囊膜基因(env)克隆进PMD18-T,并转化DH5α大肠杆菌,经培养并用IPTG、X-gal筛选以后,抽提质粒DNA,经PCR以及酶切筛选带有目的片段的rDNA。将SspⅠ酶切阳性的三个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表明,目的带分别长1262bp,1266bp,1268bp,与E亚群ev-1毒株env基因的同源性在96.1-96.5%,与B亚群的MAV-2毒株同源性为83%-85%,与C亚群的Pr-C毒株的同源性为84%-86%,与A亚群的RAV-1毒株的同源性最低,为79%-81%。经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所克隆的毒株与内源性病毒最接近。对序列运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分析其酶切位点情况发现,
#、。人耸 y川3屁M卜”>V。寸<二
SSpl位于目的序列白635hp,将目的带切成627-635hp大小白片段,不带有Bglll
酶切位点,与PCR产物亘接进行酶切的结果相符。
研究的结果表明,运用PCR/RFLP可以对新分离的田间经典型ALVS进
行初步分型,这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
|
|
|
1 |
倪伟;秦立廷;孙洪磊;曲悦;孙美玉;高玉龙;于宏;王笑梅;刘思当;;某海兰褐鸡场祖代、父母代及商品代鸡血管瘤型ALV-J的分离与鉴定[J];畜牧兽医学报;2011年09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