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曲柄连杆
【摘要】:本文分析和讨论了现有的少齿差行星减速机在结构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内平动少齿差行星减速机的设计。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少齿差传动的原理,并在结构上力图减轻振动、噪声、发热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一种适用现代机械对传动技术的新要求的一种新型传动装置。
文章中对该方案进行了动力分析,计算分析得出环板偏心之间相位差为180°能够使减速机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达到完全平衡。利用功能强大的工程设计软件PRO/ENGINEER进行了虚拟设计,效果比较好。文中还对减速机进行了结构分析,并采用齿廓重叠干涉条件G_s向不发生齿廓干涉条件的临界值e逼近的方法求出内外齿轮的变位系数,从而增大重合度,减小机构尺寸,提高传动质量。
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还根据减速机的工作特点和设计要求,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减速机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建立了减速机的可靠性数学模型,将减速机的模糊优化模型转化为常规的优化模型,并利用相应的工程软件MATLAB对减速机进行了优化计算。
|
|
|
|
1 |
胡茂弘;姚贵福;;少齿差摆线针轮行星传动[J];机械设计与制造;1980年03期 |
2 |
张道才,许崇勇;偏曲轴输入的少齿差减速机[J];一重技术;2003年04期 |
3 |
彭元海;浅谈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齿轮副的设计[J];中国井矿盐;1994年06期 |
4 |
周卫华;少齿差式减速机构在电动自行车轮毂中的应用[J];冶金信息导刊;2004年06期 |
5 |
李洪民,宋玲,荆思蒙;建筑机械圆锥齿轮传动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6 |
沈慧芬,刘殿辉,李爱军,辛峡;渐开线少齿差内齿轮副的优化设计及其图形的自动显示[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7 |
范高潮,李广新,刘杰;渐开线少齿差齿轮副的效率测试与润滑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6年05期 |
8 |
刘凤冕,王明强,何登峰;齿轮传动的模糊可靠性设计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9 |
陈敏,刘晓叙;滑动轴承运动副寿命的模糊可靠性计算[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0 |
张慧;双轴来复传动圆柱齿轮减速器齿轮传动强度的模糊可靠性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3年01期 |
11 |
孙在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我国塔机上新水平[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1994年05期 |
12 |
刘国平;少齿差行星减速器的配齿计算和参数优化[J];矿山机械;1997年09期 |
13 |
李威,孟惠荣,常山,陈谌闻;行星齿轮传动接触疲劳强度的模糊可靠性设计[J];机械传动;1998年01期 |
14 |
王剑彬;2K-H 行星减速器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J];机械;1998年03期 |
15 |
王剑彬;基于模糊分析的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J];机械传动;2000年03期 |
16 |
杨虹,夏明安;内燃机缸盖螺栓组联接的模糊可靠性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
17 |
安卫,吴晓平,陈国钧;舰船主动力装置系统模糊可靠性优化分配的加权模型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02年03期 |
18 |
江家伍,印崧;NGW型行星减速器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9 |
周红桥,周子瑾,陈继红,李伟;圆弧齿轮传动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6期 |
20 |
崔建昆,张光辉;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机构组成原理和基本类型[J];机械;1996年04期 |
|